门阀之上_第17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节 (第3/4页)

??待见过陆昭后,王襄被人搀扶起身,慨叹道:“来日臣或因以私害公戴罪狱中,然即便桎梏加身,镣铐冰冷,仍不忘此间人情。”

    ??陆昭道:“以命许于私恩,凡子也。以命许于公义,国士也。公此行,是为公义,是为私恩,自有天下人评判。然司州万民普仰,皆仰赖公一人!”

    ??王襄先道不敢,而后拱了拱手:“老病残躯,已难有益于社稷。近日臣视司州新法,慨叹此利国利民之大计。拱让豫州,也是希望豫州民政归于行台,共享此普世大利。”

    ??“王公此言,晚辈愧不敢当。利国之策,虽是司州伊始,仍需天下继力,方能有益于国。”陆昭先向王襄施礼,随后又向王襄身后的所有随员施了一礼,众人也旋即还礼。

    ??此次王襄前往洛阳,僚属百官也十分配合,以相送的名义前来,为的还是正式与洛阳做一个交接。因此寒暄过后,陆昭与众人一道回宫,安排宴饮。席间,陆昭自引王襄先于别室商谈。

    ??“王公一路实在是辛苦了。”陆昭见王襄眼下乌青,也知道其连夜赶路,不由得叹息道。

    ??王襄闻言却笑语道:“僧曹之设,的确不合时宜,狭士偏见,不过是为权斗而已。然而权斗难免要波及百姓,眼下楚国衰弱之势明显,正需整合国力,直取南土。设立僧曹,背离新法,实在无益于世。”

    ??“不过公事日后有皇后执掌,今日某也就不多作牢骚了。”说完王襄招了招手,让人奉上一个盒子,“皇后身怀龙嗣,我家还未奉礼以贺,今日特奉此物,预祝皇嗣千秋,皇后平安顺产。”

    ??陆昭将盒子轻启,里面竟是一条十三环金带,不过只有一端有扣合。【2】

    ??“王公,这是……”

    ??王襄朗声一笑:“此带最终扣合在吴太保处,来日必会交予陛下。”

    ??陆昭慢慢起身,向王襄深揖一礼。

    ??私事解决,宴席既罢,行台百官便开始出面与豫州进行全面的交接。王襄之所以全面支持陆昭,其中自然有吴淼率先表态的成分在,也有因王俭、王谧等诸多子弟与陆家难以解分的私计在,但此次更重要的一点是因陆昭本人对国家政策的坚持。

    ??王襄身为第一门阀的一家之长,除了有门户私计,更不能枉顾社稷安危。王氏百年的声名,若仅仅立于累世功勋与官位上,未免太过浅薄。在此事上,王襄至少能够看出来,陆昭是一个值得将天下与世族命运托付之人。

    ??譬如此次陆昭打算对抗朝廷,取消僧曹,这对于陆昭来说,也不是不得不为的事,毕竟世族整体的大盘还在。一旦与朝廷唱起反调,就难以避免你死我活的路线斗争,此外又涉及皇权与皇嗣,其中的凶险可想而知,稍有不慎,陆家可能就此一蹶不振,甚至彻底消失于青史之中。陆昭能够揽下这个重担,至少其胸襟格局宏大,是个体面之人。

    ??权力的游戏难的不是不讲章法,而是难在讲章法。赢得游戏难,但更难的是体面地赢得游戏。“天下归我”不过是枭雄的慨然一呼,但“天下归我,且要长治久安,太平万年”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自司马懿指洛水为誓,打破天下道德的底线,这片江山等了这句话太久太久。

    ??第398章 流水

    ??元澈抵达汾阴, 望着法坛上的旗幡,心情难免恶劣。随后,祭祀大礼也不曾再度安排僧人出面, 仅由河东豪族及郡府主理,不过对于僧曹一事还是有所保留。

    ??他本人也对那些恶事有所耳闻, 只是僧曹虽要取消, 但现在并非最好时机。一是朝廷松口,也需要铺一个台阶,譬如伐楚之后, 朝廷有巨大的功勋和威望加持,自然不必与这些僧众合作。二是行台如今仍不能屈从于长安, 而司州又为国之心腹,日后南下征讨, 难保司州不会使绊子。

    ??人能走多远要看鞋里有多少沙子,而行台就是沙子。

    ??元澈旋即招来此次随行的徐宁, 而后道:“听闻楚国近日内乱颇多,或涉大江北岸, 不可全无防备。镇东将军府关乎关中安危根本, 也不宜久离洛阳。雍州尚有三万兵马、秦陇也多有朕旧部,即可征召东进,以备战事。此外, 授卢霑雍州刺史督军事之职,使持节。”

    ??若仅仅将潼关以西大军动调,未免刺激各方, 做出什么反常之举, 不若下令将镇东将军府调回。镇东将军府出兵,本就是为封禅之事, 如今,他也意识到吴玥此次带走了司州大部分人质,与其让人质待在兖州,倒不如让这些人回来。

    ??吴玥如果能够服从此令,后面两方对峙,无论大义还是实力,终究是长安占优,到时候略作交涉,也可以用吴家参与伐楚之战作为一个条件。如果吴玥不服从,那么大军彻底控制行台,也不会有什么难度。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