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节 (第2/2页)
“就是前几天放鸢的那事,谏议大夫陶遗业来参我来了,真是闲的他。” ??卢皎月:“……” ??周行训还好意思说!! ??他前几天突然神秘兮兮地跑过来,说是找到个放风筝的好地方,一路跑马过去玩了半天,回来之后,卢皎月才知道:那是礼部选的、新修祭台的地方。 ??这时候祭祀的地位重要到什么程度呢? ??国之大事,在戎与祀。[2]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个是打仗,另一个就是祭祀。 ??要是换个皇帝、换帮大臣,周行训这做法、第二天就能被谏言彻底淹了。而不是像现在,几天过去了,终于有人想起来上封谏表了。 ??很明显,朝中诸臣都被周行训的出格折腾得麻木了,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现状。 ??大概是几天过去了,终于有人回神:不行啊、这得谏!得狠狠地……啊、不是,得意思意思写点东西。 ??臣子写得敷衍,周行训回得更敷衍。 ??卢皎月看他下笔飞快的样儿,就知道他绝对不是认错态度,“你写了什么?” ??周行训:“我让他先把自己的家事处理好,别管这些有的没的。” ??事实上,他放了一句嘲讽:卿今夜寝何(你今晚睡哪呢)? ??陶遗业前几天在朝上的谏言,把老丈人也扫射在内了。 ??据市井流言,这位在朝上无人敢略其锋芒的嘴炮王者当天就没进得了家门,一连几日都是在同僚家借宿。 ??笔锋一顿,周行训又流畅自然地添了后半句:携妻同游,卿可羡乎? ??(朕带着皇后去放风筝,你羡慕了吗?嫉妒了吗?酸了吗?) ??…… ??将朱笔御批送下去的刘通碰巧看见了这一句。 ??刘通:“……” ??嘲讽得很好,但是陛下您今天睡哪呢? ??人家陶谏议大夫才被发妻赶出去几天,您可是两年多了、都没宿得了长乐宫。还不知道谁更惨一点呢。 ??是岁,复州大雨,连寿平城在内,新归附楚北三郡皆受涝灾。 ??朝中渐有流言,道“此乃天谴”“当归还三郡之地,以平天怒”。 ??第52章 帝后52 ??面对朝堂上来势汹汹的流言, 周行训的反应是:放屁!! ??——他这辈子就没干过把到手的城让出去的事。 ??他异常果断地下了令,“再有此言者,斩。” ??浓厚的血腥味洗礼过后, 整个朝堂都鸦雀无声。 ??然而当事人自己在以雷霆手段遏制了流言发酵后……好几天没敢进长乐宫。 ??卢皎月是在几天后, 在长乐宫窗外收获了一只猫猫祟祟、探头探脑观察的皇帝陛下。 ??卢皎月:“……” ??物种错了啊! ??她有点无奈又有点无语,“要进来吗?” ??周行训飞快地点头, 手往窗框上一按,就想往里翻。 ??卢皎月眼皮一跳, 重声:“走门!” ??周行训把已经翻进来的那条腿又收回去,从窗台上落下去,老老实实走了门。 ??他寻了自己惯常的位置坐了,仔仔细细地观察了一会儿,语气惊奇:“阿嫦, 你没不高兴啊。” ??卢皎月:“……” ??现在有了。 ??她其实知道周行训是什么意思, 忍了忍到底把那快跳起来的青筋按下去, 开口道:“流言四起、人心生变,放任不管容易滋生祸乱。” ??在这种时候宣扬“天谴”,不是蠢就是坏。 ??而真正站在朝堂上的、是没有蠢人的。 ??那就只能是后者了。 ??别以为古代就没有舆论战, 重金行贿他国之臣,使之在君上面前陈利己之言, 更是打仗时候的基操。周行训自己就干过:当年在赵帝面前力陈“长安之固, 贼不敢来犯”的那位,现在已经是新朝重臣了。 ??周行训迟疑着点头:“是这样没错。” ??道理是这个道理,他确信阿嫦明白的,但阿嫦却是个很明白法理又意外讲人情的人。 ??可这次她居然没有留情面? ??要知道这次不是士卒、不是败军之眷, 而是真真正正的朝廷臣子。 ??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她会同情殉死的士卒,会怜悯败将的女眷, 甚至会为宫妃求情,但却并不是为被处死的世族大臣有丝毫动容。明明前者微不足道又与她毫不相干,后者才是她出身之所立足之处。 ??周行训这么想着,也毫不遮掩地说了出来:“阿嫦,你好奇怪。” ??卢皎月:??? ??周行训到底有什么资格说别人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