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每天都想以身相许(重生)_第17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节 (第2/4页)

。”

    ??“成吧,弄好了赶紧出来,别往别处乱跑。”这是货真价实的朝廷官员,禁军也就不愿为难人,反正宫内也还有禁军巡视,真要往后宫跑也不可能,只问了一句要去安放花灯的位置是在哪,就一挥手放了行。

    ??孟思诚连声应是,领着身后抬着数架走马灯的差役们一溜烟的迈入了禁宫之中。

    ??明明是首次迈入禁宫,但孟思诚却似乎熟门熟路一般,带着身后数名孔武有力的差役兜兜转转便来到了一处僻静的夹道内。

    ??此刻天色已暗,这一处夹道是通慎刑司和永巷的小路,本就偏僻的道路如今半隐在夜色之下,显得阴森而又孤寂。

    ??孟思诚带人进入的时候没有半个人留意到,而片刻之后,从巷口转出的,却是一队衣甲鲜明的禁军,悬着佩刀,系着腰牌,大摇大摆的在禁宫之中巡视了起来。

    ??与禁宫只隔着一条金水河的朱雀街的酒楼之内,颜时谨凭窗而立,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如同星海一般闪烁明灭的万家灯火组成了一副难以描摹的画卷,其上画的,是中原大地,是一代王朝,是黎民百姓,也是与前周时期大相径庭的生机和活力。

    ??这是前周的时候早就不复存在的景象,曾经破碎的山河,凋敝的民生,经过了十数年的休养生息,就如同萌发了新芽的朽木一样,逐渐焕发了生机。

    ??这一刻,就连颜时谨心中也终于承认,段家,确实堪为人君。

    ??可惜……他们的帝位,得来却不正……

    ??颜时谨低叹一声,然而还未等他叹息的尾音消散,他所处的这一件雅室房门却突兀的被人叩出三声脆响。

    ??随后,不等他开口,房门便被人推了开来。

    ??颜时谨心中悚然一惊,转身之后双目定定望着来人:“你……”

    ??闯入的人却只对他的惊讶报以一笑:“颜老大人,久仰盛名,今日初见,还请……多指教了。”

    ??颜时谨凝目片刻,缓缓出了口气,摇头道:“并非初见,你幼时老朽便曾见过你。”

    ??“哦?”那人却只不在意的笑笑:“那想是时日太久了吧?”

    ??颜时谨坦然的颔首:“确实很久了。”

    ??段铭承淡然的耸了耸肩:“所以本王不记得了。”

    ??第227章

    ??禁宫东华门因为正对朱雀长街,所以也叫凌光门,门楼修得高大巍峨,与长街尽头只隔着金水河上三座并排的白玉拱桥,再向前就不是百姓可以踏足的地方。

    ??每年元宵之际圣人天子都会在此观灯,算是与民同乐,而此时在夜幕之下,一整条朱雀街已经灯火璀璨,民间自发布置的各色花灯,加上礼部工部协力安放的各色彩灯将这一条笔直的长街点缀得华美非凡。

    ??明灯本就是夜幕之下最闪耀的珠宝,此时放眼望去,帝京之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将这一座凡间的王城装饰得如同攒了无数颗明珠与星火的冠冕,绚丽辉煌的点缀在苍茫沃土上。

    ??明黄华盖之下,建帝段铭启负手而立,看着眼前这一副壮美的画卷,心中却并没有太多兴奋。

    ??从他小弟发来的密信之中,段铭启已经得知了隐在幕后操纵这一切的人竟然极有可能是那那位前朝的大儒颜时谨。

    ??那位前朝大儒,学识确实可称泰山北斗,否则段铭启不会动了心思想请他出山给太子段泽之任太傅。

    ??可段铭启却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这位在前朝时期就以学识渊博和胸襟著称的鸿儒,竟然至今都还视他们段家为仇寇!

    ??似颜时谨这般胸有丘壑之人,难道在他心里,他和父亲段熙文两代人呕心沥血的让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成果,竟然都比不上一个前周裴氏?

    ??段铭启眼底带着一抹隐藏极深的嘲讽——鸿儒又是如何?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百姓安居,社稷清明,种种这些竟比不上一个已经覆灭了的昏聩王朝在他心里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