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1节 (第1/2页)
??他设立缇事厂,正是以此为耳目为利剑,去探听那些明面上听不到的话,去动那些明面上不能动的人或事。 ??他以汪印为缇事厂督主的原因,对汪印绝对信任、知道汪印绝不会背叛,这是其中之一; ??其二,多少也有补偿的成分。汪印因为救他,连男人都做不成了…… ??更重要的是,汪印最后成功将他救了出来。 ??通过这一事,他深刻地知道了汪印本事与潜力。 ??汪印胆大、狠辣,能为人所不能,而且他还成为了一个宦官。 ??永昭帝相信,有汪印这样的人执掌缇事厂,必定可解他的忧患。 ??果然,汪印执掌的缇事厂,完美符合了他的期望。 ??在缇事厂的森严可怖下,那些上下蹦哒的皇兄弟,一个个噤若寒蝉; ??大雍退回国界处,再也不敢来犯。 ??缇事厂成为手中的利器,随着朝廷内忧外患便一一破解,他坐稳了皇位,汪印也成了当之无愧的厂公。 ??缇事厂正因为有汪印这个厂公,才逐渐成为令所有人震慑的势力; ??而汪印因为执掌缇事厂,越来越让人畏惧。 ??两者相辅相成,没有汪印,便没有如今的缇事厂;没有缇事厂,汪印也不会成为现在的厂公。 ??缇事厂原是一柄剑,这柄剑被汪印磨得锋利,汪印是最适合握着这柄剑的人。 ??永昭帝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无数次感叹自己当年设立了缇事厂,感叹当初自己选择了汪印为督主。 ??可惜…… ??这么多年来,汪印声名越来越大,震慑越来越重。 ??刚开始的时候,永昭帝还能时时收到御史台的弹劾,还有很多官员说汪印权重过甚、心狠手辣,应该严厉惩处。 ??后来弹劾便渐渐少了,最近这几年根本就没有朝官敢说什么。 ??在面对汪印的时候,朝官们大多心惊胆战,生怕会惹怒了他,惹怒了他背后的缇事厂。 ??永昭帝登基已有十九年,缇事厂设立也十二年了。如今国朝早就不是当初内忧外患的国朝,那么汪印呢? ??那么汪印还是不是当初那个汪印? ??他看了看跪着的汪印,依旧没有说话。 ??似乎,汪印就任厂公后,从来没有提过任何要求,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汪印第一次有所求。 ??这个叶家姑娘,当真得汪印如此喜欢? ??说实话,永昭帝并不太在乎帝王声誉,不然当初就不会无视朝官的剧烈反对,坚持要设立森严可怖的缇事厂了。 ??他也不甚在乎汪印是不是权重过甚,因为他知道,缇事厂和汪印所有的权势,都是他给予的。 ??一个人手段狠辣,权倾朝野,并不让人觉得可怕。 ??可怕的是,一个人无欲无求,对什么都不在意,也没有什么牵挂,宛如铜墙铁壁,没有任何弱点。 ??如今汪印切切求娶叶家姑娘,主动将弱点递到了他手中…… ??宦官求娶官家女,这简直荒谬至今,无论在谁看来,都会觉得汪印是仗着缇事厂权势行事。 ??事一旦成,这成了汪印的污点,更可能成为汪印的……罪处。 ??这个罪处颇为玄妙,倘若等闲视之,倒没有什么。若是真正细究,那里面就有太多门道了。 ??可大可小,可放可收,完全在于他这个帝王一念之间。 ??永昭帝深深地看了汪印一眼,而后微微笑了起来,道:“难得爱卿想要有人陪伴,朕当然没有意见。这门亲事是否得成,就看爱卿的努力了。” ??汪印自污名声,朕便无须做什么了。 ??缇事厂是一柄锋利的剑,汪印是最适合握着这柄剑的人,但这柄利剑所指,却是由朕所定! ??看来,汪印也深刻明白这一点,也牢记着这一点。 ??不然,不会以宦官之身,求娶官家之女。 ??很好,很好,朕正正需要这样一位厂公。这门亲事,朕什么也不会管。 ??至于朝官和儒林的反应…… ??正所谓“不盲不聋,难做家翁”,他掌管着大安朝这个家,就当没有听到没有看到没有听到便是了。 ??第161章 亲自求娶 ??听了永昭帝的话,汪印眸子霎时染上了璀璨光彩。 ??那张素来淡漠的脸容带着明显的喜色,感激道:“臣谢主隆恩!” ??看来,汪印对那位叶姑娘的喜爱,并不似伪。 ??能得汪印这样的人喜欢,那位叶姑娘应该不同一般。 ??永昭帝不由得对那位叶姑娘起了好奇。纯嫔的姿色中上,然而性子颇为无趣,不知其胞妹是怎样的人? ??这好奇一起,永昭帝便想着今晚去临华殿,随即想到如今纯嫔有孕在身,便熄了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