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2/3页)
的情况,叶绥有所了解,却没有亲自经历过,到底流于表面。 ??她因为有畏马的心疾,连陪太宁帝巡守都做不到。 ??她所知道的那些军中情况,也只是从孙长蕴、陈就道等人那里听说的。 ??那么,大人在军中的经历,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一刻,叶绥对军中情况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本座是在陇右卫长大的。陇右卫在雁西卫旁边,那时候还没有并入雁西卫,兵将计有三万多人……”汪印徐徐说道。 ??他目光深远,似是回忆年少时光,又是在感叹军中生涯,看不出喜或悲。 ??如果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那么在军中,这种斗争更为残酷,而且伴随着流淌不尽的鲜血。 ??汪印自记事以来,关于军中的最深记忆,便是浓烈的的血腥味,还有一望无际的黄沙及密林。 ??及至年长,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血腥味,所以缇事厂大牢就建在缇事厂官衙里面,这让他莫名心安。 ??然而黄沙密林,实在不是什么悦目的景色。 ??自从来了京兆之后,他便在城西置下了那么一大片华宅,里面遍地栽种着鲜花,与军中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色。 ??这十几年的军中生涯,并没有太多可说之处,无非是杀戮和生存。 ??然而对这些过往,汪印却是感激的。 ??正因为他是军中孤卒起家,他的心志经受了非凡的磨练,如今才能执掌缇事厂和殿中省。 ??他不追忆往昔,也不囿于往昔,却不会忘记往昔。 ??千山暮雪,不见来时路。不见,它却是在的。 ??听着汪印说起这些军中事,叶绥的心起起伏伏,最终只问道:“大人的伤,多半是在军中落下的?” ??“军中之人,怎么可能不受伤?本座比许多人幸运的是,虽然受了伤,但本座还活着。”汪印淡淡说道,语气带着豁然。 ??当年一起在军中的人……照顾他的人,残害他的人,不管是卑微还是权重的,皆已化为了尘土。 ??往昔早就过去,而本座,还活着。 ??两人一问一答,随着低浅应和的嗓音,沙漏一点点流走。月色流泻,静静地笼罩这两人,为这两个人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芒,让人心神沉醉。 ??隐匿在暗处的封伯和王白将此情景看在眼内,行动越发警戒了。 ??趋云峰上,他们不会允许任何人打破这种温馨美好。 ??第245章 熙平事发 ??安然舒适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间,汪印和叶绥已经在趋云峰上度过五六天了。 ??在汪印与叶绥在趋云峰养伤的时候,京兆出现了一件大事,宗正寺和礼部的官员忙得脚不沾地,皇家那里几乎乱成了一锅粥。 ??这件大事,与熙平公主有关,而且此事反响极大,所牵涉的绝不仅仅是熙平公主一个人。 ??原来,熙平公主与京兆闺学琴院院主碧山君有了私情,两个人这个秘密情事,却被人发现了。 ??而且发现此事的人,正是皇后娘娘所出的元康公主。 ??元康公主在追捕府中一名偷窃小厮的时候,追到了阳嘉大街的一处华宅,却受到了这华宅奴仆的阻拦。 ??元康公主疑心这华宅里面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隐秘,当即领着一种侍卫随从冲了进来,便发现了正在颠鸾倒凤的熙平公主和碧山君。 ??当时正是白天,华宅幽静,而且没有多余遮挡,元康公主领着的侍卫随从有些多,熙平公主和碧山君的种种情态,全部落入了这些人的眼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