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8节 (第1/2页)
??在汪印进宫领命的时候,她也出了府来到这里,守候在出城必经的街道前,等待汪印经过。 ??虽然离情别意早就叙完了,但叶绥还是忍不住,心中仍旧不舍,想再看一看汪印。 ??这支庞大队伍出现的时候,叶绥一眼就看见了汪印。 ??她想要看到的人,在队伍中是如此瞩目,根本不可能忽视。 ??她所牵挂的人,穿着红色的鸣蛇服,肤色雪白,容貌俊美无俦。 ??虽然隔得很远,看不清他具体神情,却必定是淡漠至极,散发着慑人的杀意。 ??叶绥一瞬不瞬的看着人群中的汪印,连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直到眼睛渐渐酸涩。 ??她心里好像被什么擢住一样的,突然难受不已,说不出的不舍。 ??大人,大人…… ??陪伴在永昭帝身边的汪印仿有所觉,本来微微低着头的他,立刻抬头往某一个方向看去。 ??高高的酒楼上,有一抹红色的身影,与他身上红色的鸣蛇服相呼应。 ??是小姑娘!小姑娘守在这里等着他! ??他眼力极好,看了她容貌艳丽张扬,仿佛烈烈金乌,让人无法忽视,铭刻在心中。 ??自然,也看到了她红润的眼眶。 ??小姑娘,流泪了? ??一瞬间,汪印心里同样有不舍,有一股陌生的心绪涌上来。 ??若非陪伴在帝侧,若非身后还有文武百官和无数士兵,他会立刻朝那抹红色身影飞掠过去。 ??下一刻,他举起了右手,作出了一个噤声的下令姿势,于是队伍变得更加安静了,似在显示着什么。 ??叶绥回望着汪印的方向,看到他举起的手,知道汪印已看见了他,也明白了汪印的意思: ??不必担心,本座会平安归来的。 ??叶绥终于眨了眨眼,泪水簌簌而落。 ??在模糊的视线中,她看着这支队伍越走越远,随后穿过了城门,消失在她的视线中。 ??叶绥拭去眼泪,转身离开了这里,心中只有一个虔诚的祝愿: ??大人,您一定要平安归来! ??茂岭隶属于河内到茂县,这里是大安皇族的龙兴之地,也是安朝皇族的龙归之地。 ??太祖、高祖及太宗都葬在这里,并其余几位先帝。如无意外,永昭帝将来驾崩之后,也会安葬于此。 ??茂岭的风水自然不用细说,唯有一点不好,这里离京兆太远了一些。 ??从京兆城门出发,顺着西南方向一直行进,千里急骑要三天三夜的时间,就连普通的的消息传递速度,都要七八天。 ??如今,按照御驾的行进速度,那便需要半个月了。 ??路途遥远尚且不说,更关键是,茂岭藏山纳水,本身就是个艰难险阻的地方。而大安朝的皇陵,就在茂岭的最深处,一路上人烟罕至,全是崇山峻岭 ??是以,大安历代皇上大祭时,都苦不堪言。 ??永昭帝倒不如此觉得,因为他之前两次来大祭的时候,感觉都很好。 ??第一次大祭就不用说了,那时候他在先帝灵前即位,大祭就意味着他已经登基,成为了大安朝的最高主宰。 ??第二次的话,他正直壮年,身体很好,而且朝中局势平稳,他有说不出的意气风发。 ??况且,十年过去了,就算当时有什么艰难险阻,都在记忆中渐渐淡去,只记得大祭的喜悦和象征意义。 ??因此,刚出发的时候,永昭帝心情十分好,对大祭也很期待。 ??这种好心情,一直持续到进入茂县的时候。 ??茂县是个小地方,极其小的地方。在这里的,几乎都是大安皇陵的守陵人。 ??人烟稀少,路途艰阻,永昭帝的好心情渐渐毁坏殆尽。 ??他完全没有料到,原来大祭是这么辛苦的事情。 ??现在才刚刚走了一半的路程,真正的艰难险阻还是进入茂岭之后呢! ??一想到这点,永昭帝心里便涌出一股烦闷,觉得看什么都不顺眼了。 ??于是,陪伴在永昭帝身后的人,便明显发现皇上心情不好了。 ??每个人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深怕有什么做到不对,引起皇上的不快,到时候可就不是打几个板子的处罚那么简单了。 ??汪印倒和平常一样,脸上是什么都看不出来的淡漠,并没有因永昭帝的心情而受到影响。 ??事实上,永昭帝的心思变化,都在他意料当中。 ??皇上前两次大祭的时候,因为登基等特殊原因,会觉得大祭很好,并不代表着现在就觉得好。 ??况且,这十年来皇上养尊处优,出了偶尔的春狩秋猎,都没怎么动过。 ??十年的时间是会留下痕迹的,皇上年纪、体力都大不如前,当然会觉得不喜欢了。 ??比起猜测永昭帝的心思来,汪印对随行队伍中另外一个人更感兴趣。 ??第342章 周云川 ??这个人,便是泰州刺史周云川,叶绥数次提过的周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