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首辅的极品长姐(种田) 第146节 (第2/2页)
那些酒楼都要好吃呢!” ??“这怎么可能?腌货就是腌货,少不得就是没那么新鲜的,不过是聊胜于无罢了。” ??那人就摇头说,“我听周郎君说不是如此。他是第一个尝了郑姑娘的菜的人,你也知道他是个对吃的东西挑剔的人,若他都如此说,我想是差不了。” ??那人摆了摆手,有点着急的说,“既兄台还没想好,那我得赶快去预约了,去晚了只怕是一点位子都没有了。” ??他后面便是跟了不少人在说,“等等我呀,我也去!” ??郑婉这吃食的生意做的那是一个如火如荼。 ??众人虽然奇怪她怎么每天都能变出不一样的菜色来,但是一个个也没打算问。 ??毕竟他们也吃到了甜头。 ??再说了,这几日和郑序聊天多了,早就听闻了郑婉之前在长日县就做了一段时间的吃食生意。 ??那既然原本就是这行当里面的生意人,估计整理东西储藏东西自有一套。 ??他们现在每天期盼的事儿就是心心念念着啥时候轮到自己吃上这一顿。 ??整一个最炎热的夏天,大家就在赶考的路上度过。 ??等到临近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了。 ??乡试第一场在八月初八,这时间前后已经是相差时间不远了。 ??他们之所以都是来京城参考,但也不少人在自己的乡里面考试。 ??其实照着往年的安排的话,还需要等到两年后才能进行乡试的。 ??但是因太后正逢七十华诞,皇帝特设恩科,所以在今年另外增设一科乡试。 ??也就算是给了更多秀才机会。 ??尤其是郑席这种刚刚过了府试的秀才。 ??到了京城,大部队就都分道扬镳,不少人原本在京城就已经置办了房产了,只剩下郑婉一家还在犹豫。 ??如今也不过就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就要乡试了。 ??郑婉必须要尽快的找好住的地方,然后让郑席调整好状态。 ??乡试不比其它,是竞争力最大的一场考试。 ??它原本就是按照各省人口的多少进行录取的,最多也就是一个省录取一百五十人左右。 ??全国一共也就录取一千人出头。 ??但是秀才何许之多,那真的是如过江之鲫。 ??如能第一次就中了举人的人,那真真就是凤毛麟角。 ??多少人考上几十年也未能中举。 ??因为乡试是过门槛,过了乡试就不再只是秀才了,而是举人了。 ??郑婉现在都还记得小时候学的《范进中举》,他年纪那么大了,还会因为中举而欢喜的疯掉。 ??他们这群人都特地赶到京城来乡试,就是孤注一掷的决心。 ??想的那就是这次必中,等来年的会试做准备了。 ??但是这此行三十多人,郑婉估计,能中的估计不超过五人。 ??只是尽管如此,他们还愿意花费这样两个月的时间在路上,可见古代人面对科举是怎样的重视和勇敢。 ??京城如此之大,大概是可以取到一百多人。 ??当中达官显贵数不胜数。 ??郑婉他们刚进入京城就真的是迷花了眼。 ??这里真的是远远胜过松山府。 ??来往的人都是锦衣绸缎,头上戴着的宝钗更是金贵非常。 ??郑婉又一次有了“乡下人进村”的局促感。 ??这繁华大都市,竟然让她觉得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 ??但是现在并不是要考虑这些的问题,如果今天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宅子租赁下来的话…… ??那他们就需要住客栈了。 ??郑婉手里虽然很有钱,但是也不敢去想京城的客栈一夜要多少钱。 ??走过两条街,打听了贡院就在邻街,走路五六分钟就可以到,这是郑婉最喜欢的地段。 ??刚好就看见了有租赁的牌子挂在外面。 ??郑婉走过去问,“这宅子一月租金多少?” ??那人看了看郑婉,见她虽然长得漂亮,但是穿着朴素,想来倒一定不是什么有钱人。 ??身后两辆马车看着倒是不错,可看上去就风尘仆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