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印象伊朗 (第13/16页)
如果在伊朗逗留的时间恰好是这个时间,那么在街头、庭院或者是费恩花园里,处处都可见到盛开的波斯玫瑰。卡尚人不仅喜欢欣赏玫瑰花,还会将新鲜的玫瑰花与甘冽的山泉水制成独特的玫瑰花水,再把它加入菜肴、饮料与果酱里,吸取美妙的花之灵气。 在卡尚的中心地段还有一座全城最雄伟的建筑——伊玛目·霍梅尼经学堂。它建于19世纪初期,由恺加王朝的法塔赫·阿里国王下令兴建,前后花费了九年时间。经学堂有一座双顶的砖砌穹顶,自地面达至穹顶约高27米,中心庭院的四周辟有52间小室,据说此处一度是宗教学生的宿舍。 如果有足够的旅游时间,那就尽情享受卡尚的美妙之处吧,别忘了这里还有阿布鲁鲁陵墓、贾劳利古堡、塔丕·锡亚尔克遗址,最不应该擦肩而过的就是闹市区的大巴扎,以及充满乡土气息的奥布大扬奈小村庄。总之,卡尚是一座总会给你制造无数惊喜的绿洲城市。 民居建筑 在伊朗的民居建筑里,人们很重视大门的设计。有些传统古宅还会在大门上留有两种有趣的门环,一个为圆形门环,另一个为柱形门环。按照当地习俗,若是女客来访会敲圆形门环,男客来访会敲柱形门环,这样主人在屋里仅凭声音便可判断来者是女客还是男客。 库姆 什叶派圣城 在库姆河畔、卡维尔沙漠之邻,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名叫库姆,它是库姆省的省会城市,距离首都德黑兰南部将近150千米。库姆的建城史大约有1100多年,自伊斯兰教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第八伊玛目阿里·里达将妹妹法蒂玛·马尔苏玛埋葬在此,它便成为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一座圣城,同时也成为伊朗国内仅次于里达陵墓所在的马什哈德的十二伊玛目派第二大圣城。 ◎千年古城,三起三落 扎姆卡兰清真寺 清真寺建于1050年,千年的时光为它凝固了太多神圣之感。 “库姆”一词在阿拉伯语中含有“起来”之意,可在建城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座都城毫无崛起之象。说起来,库姆其实可以算是一块难得的宝地,在一向干燥缺水的伊朗高原上,它紧邻水流湍急的库姆河,占有不少地利之便。 但在战乱频繁的时期,这种地利之便没给它带来多少好运。13世纪蒙古人入侵,库姆横遭劫难,直至15世纪才稍稍恢复元气。16世纪初,萨法维王朝建立,将伊斯兰教什叶派中的十二伊玛目派定为正式国教,并将法蒂玛·马尔苏玛的陵墓列为什叶派的最大圣地。 法蒂玛是谁?她是什叶派第八代伊玛目阿里·里达的妹妹。816年~817年,法蒂玛去探望哥哥,在经过库姆时不幸病故,阿里·里达遂将妹妹的陵墓建在了库姆河南岸,称作法蒂玛墓。 被萨法维王朝定为圣城以后,库姆迎来了好运,扬眉吐气焕然一新。法蒂玛墓也被扩建成一座宏伟壮观的大清真寺,年年吸引着大批什叶派穆斯林前来进行传统的朝觐和洗礼活动,他们认为能够瞻仰这座陵墓是崇高而虔诚的行为。在其后一个多世纪里,在萨法维王朝统治期间,库姆名声日隆,迅速走向繁荣。 18世纪初,阿富汗人入侵伊朗,刚刚焕发新颜的库姆又遭兵祸。恺加王朝建起后,法拉赫·阿里国王重修圣城,它才再度兴旺起来。20世纪20年代中期,巴列维王朝建起,什叶派屡受打击,尤其是到了礼萨王统治时期,它变得日渐萧条冷落,一度寂寂无名。直到巴列维王朝被推翻,这座古老的都城方才三次崛起,重新站立成什叶派圣城之雄姿。 ◎宗教圣城,实至名归 能被尊为什叶派圣城,库姆自然实至名归。这座都城除了是法蒂玛的栖息之地以外,还分布着150多座大大小小风格迥异的清真寺,比较著名的有12世纪中期建成的莫扎赫尔清真寺,有14世纪20年代建成的贾阿德尔清真寺和卡节姆清真寺,以及15世纪60年代建成的阿里清真寺等等。那些巍峨壮观的古代建筑是伊斯兰文化与建筑艺术的经典融合,也是伊朗古代工匠们的劳动结晶。 库姆同时还是伊朗的伊斯兰神学教育和研究中心,这里建有一批著名的神学院和神学研究院,比如有六百多年建成史的菲依齐耶神学院、接纳世界各地留学生的霍贾梯神学院,以及道鲁·夏法神学院、米耶神学院等等。每年,此地都有几万名学员和教士学习与或研究什叶派神学,还有一批高级神学家忙于著书立说、出版刊物。 平常时日,库姆始终保留着浓郁的宗教气息。男男女女身着伊斯兰标准服饰,很多穆斯林每天按时前往清真寺大殿做礼拜。尤其是到了每个星期五,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挤满了穆斯林信众,他们虔诚地聆听着伊玛目在台上讲经说道或者议论时局。 越来越多的参观者和购物人也渐渐喜欢上了这座城市,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国外,常常在巴扎上忙着购买各种精巧的纪念品,品尝当地的风味小吃及点心。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给这座千年宗教圣城又增添了一丝独特的味道。 法蒂玛·马苏玛圣陵园 哈马丹 旧时的都城 哈马丹位于阿尔温德山峰下,地处德黑兰的西南方,是伊朗哈马丹省的省会。古时候,哈马丹一度称作埃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