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在名著世界优雅老去 第326节 (第3/3页)
慢闭上眼,幻想鹤鸣飞天,翱翔于空。 ——一道优雅白影冲出水面,冲入天际,慢慢化作一个黑点,直到消失,谷中不见鹤影,鹤鸣之声却绕耳回响…… 裴湘睁开眼,顺着鹤影飞翔的方向遥遥望去,猛然发现,自己的视线落点竟然是那座八角凉亭。 裴湘又观望了一会儿,此时洪七已经找全了采花贼藏起来的所有物件儿,正高兴地朝这边而来。 欧阳锋问裴湘:“我一会儿要和洪七比武,内力外放鼓动激荡,免不了有飞沙走石,恐怕会误伤于你。你是到谷外等我们,还是在谷中找个安全的地方待着?” 裴湘想了想,指着八角凉亭道: “我去那里坐着,你俩比试身手的时候离亭子远一些吧,那里是给游客歇息赏景用的,若是被损毁了,挺可惜的。” 欧阳锋没多说什么,只是长臂一捞就把裴湘携在身侧,随后几个纵跃,转眼间就到了亭子里。 他把人往地上一放,又把铁筝交给裴湘,不耐烦多交代什么,人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他跃出凉亭,直接朝着洪七长啸而去,白驼山身法如灵蛇出动,浑厚掌风迅疾拍出。那洪七也目露兴奋,朗笑着迎上欧阳锋的排云掌,以逍遥游的招式灵活应对。 两人同时默契地远离裴湘所在的八角凉亭,朝着松林方向而去。 等到切磋武功的两人离得远了,裴湘起身观察八角凉亭。她心道,这凉亭人来人往的,这些年也不知多少人在此停留过,那黄裳果真会把秘籍藏在这里吗? ——虽然这里有“松鹤”之称,又位于郑家祖宅的附近,可也不一定就是藏经的地方,也许只是巧合了? ——可是,经过我这几日的打探,四周并无更加符合条件的地点了。 ——或者说,还有其它说法与解释?毕竟有“松鹤”含义的事物不少,也许是某幅画?某个庭院?某个……可那样一来,范围就太广了,黄裳藏书,大概不愿意这么为难后人吧? 她把亭子内外都走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便踱步回到座位处。 正琢磨着是不是想差了,裴湘偶一抬头,便瞥见湖面上的倒影正在随着光线而慢慢发生变化。 若说刚刚的倒影是一只振翅欲飞的白鹤,那此时已经看不清整只鹤形了,偏偏那尖而细的鹤喙还是清晰异常,仿佛没有受到日光变化的影响。 裴湘轻咦一声,探身细瞧,这时方看出了一些端倪。 原来并不是没有任何变化,而是那鹤喙的部分并不单单是山石的倒影,还重叠着凉亭的尖尖一角。 ——如果说这尖尖的一角是鹤喙,那么,声音在哪里呢? 裴湘一时之间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就尝试着换换思路。 她下意识地横抱起欧阳锋的铁筝,一手握着筝颈,一手随意拨弄筝弦,在断断续续的叮咚声中,她琢磨起黄裳和郑御医这两个人来。 按照郑家的说法,黄裳和郑御医也算是相交莫逆了。如今来看,这个说法应该是可信的,否则的话,黄裳也不会把《九阴真经》的线索藏在郑家。 所以……是知交好友吗? 裴湘拨弄筝弦,心里念着《九阴真经》的来历。 ——昔年,黄裳为宋徽宗校对审阅五千多卷道藏,悟出了精深武学。之后,他奉命清剿魔教,杀了不少魔教中的法王长老之类的高层人物,因而得罪了很多武林人士,连累家人被仇敌杀害。 ——他隐居四十年,专心破解敌人招式,再出现后,却发现物是人非,昔日敌人几乎已经死绝,亲朋故旧也早已凋零……便把毕生心血《九阴真经》上下两卷藏在某处,自己飘然远离…… ——黄裳四十年后再返中原,那时候郑御医大概已经去世了,家中子弟守着老爷子的藏书,却无一人能够继承郑御医的医术本领。 ——黄裳见此,他会为了郑御医感到可惜可叹吗? ——所以,在得知了郑御医的遗言后,他干脆把《九阴真经》的秘密隐藏在郑家藏书中,希望郑家后人发现并继承? 裴湘试着猜想黄裳当年的想法,她暗忖,如果黄裳对郑家后人还存有几分希望的话,那么,这藏经书的地点就不该太过难找或者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