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少年帝王_第三百四十一章 招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一章 招生 (第1/2页)

刘辩没有想到的是。
  世家的发难。
  会从招生开始。
  要建鸿都门学?
  可以啊!
  学生必须全部是世家子弟。
  他们打算从这一步,就卡住“科举”。
  因此,拥有招生权力的夫子。
  受到了世家的拉拢!
  什么手段都一股脑用上去。
  其中宋忠最可怜。
  因为他在朝中没有跟脚!
  又得罪了当今天子。
  能活命就已经是奇迹。
  知道靠山的重要性了吧?
  把招生名额交出来,你的命,世家保了。
  宋忠寝食难安。
  好不容易被免罪,怎么可以做出对不起陛下的事情?
  而且,鸿都门学,关乎儒家未来!
  怎么可以草率决定。
  滥竽充数,那就是打宋忠的脸。
  因此,他向刘辩揭发此事。
  刘辩这才知道。
  原来他想要做一件,这么难。
  这些世家都被宋忠记住了,全部写在小本本里,呈上给刘辩。
  刘辩并没有动怒。
  这件事,必须慢慢处理。
  先让鸿都门学的基础扎实了。
  才是清算的时候。
  现在刘辩还需要世家子弟撑门面!
  否则鸿都门学变成寒门子弟的太学,就失了初衷。
  刘辩不是要搞世家,而是给出了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机会。
  不过世家的厉害之处。
  让刘辩都措手不及。
  他们派出的人选,都是族中不怎么出名的弟子。
  如果世家子弟排名的话,前五是不可能放出来的。
  丢出来的,都是十几名开外!
  也就是说,他们来鸿都门学,是为了碰碰机会。
  既满足了朝廷的要求,也能安抚族中子弟的不满。
  毕竟一个家族,能推出几人做官,就已经是极限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其他人,比如说庶子之类的,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
  鸿都门学,成为了他们的聚集之地。
  刘辩不是要搞什么教育为主,而是选拔人才啊!
  世家这么做,就是不给朝廷面子!
  其中河东卫家与河内司马家为典型代表。
  卫凯不出。
  一大把年纪了,去当一个学生?
  丢脸啊。
  于是只派出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弟。
  连卫仲道都不如!
  差得十万八千里。
  还有司马朗。
  闻名河内。
  他的弟弟司马懿、司马孚也不错。
  可是一个人都没有进入太学,只是派了一些可有可无的族中子弟。
  刘辩虽然愤怒,可毕竟入学是自愿的。
  逼迫就是下策了。
  世家的抵抗,在情理之中。
  刘辩总不能破坏规矩,和他们掰手腕吧?
  就算赢了,也会丢掉声望!
  因此,刘辩谋划着,在名人中,找几个大才,进入太学。
  撑门面!
  以后等世家发现,察举制彻底失效了。
  他们一定会乖乖就范。
  只不过现在嘛,肯定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刘辩也有耐心和他们耗着!
  先把鸿都门学的气氛搞起来!
  既然普通世家不开人,刘辩就照顾自己人!
  给自己人开后门!
  刘辩一纸书信出去。
  袁绍送来了他的长子,袁谭!
  一个23岁的年轻小伙砸。
  曹操也给力,让他的长子曹昂立即收拾东西,住到鸿都门学。
  两个大佬都不遗余力地为刘辩宣传。
  既然老的世家不屑于科举,不屑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