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章 一个变通的人 (第2/2页)
鸿在《十六国春秋》中,就大加称赞,在这紧急时刻,王猛要不是把一切放下,以胜负为重的话,结局未必是胜利。 王猛击败慕容评之后,率军长驱而东,包围了邺城。 邺城的百姓原以为前秦的军队一来,马上要遭殃了。 哪里知道王猛号令严明,官兵无人敢犯百姓,法简政宽。 这一下,燕民无不欢庆,奔走相告,欢迎前秦军队的到来。 苻坚听说王猛攻下燕国,当下亲率十万精兵前来会师。 燕国臣民全部投降,连逃走的慕容玮和慕容评都被追拿了回来。 至此,前燕灭亡了。 慕容俊英雄一世,没想到自己艰难建立的燕国,就这样二世而亡! 燕国本可以不亡,因为它的实力大大超过了前秦,可是,它终究亡了,因为掌权的是慕容评!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慕容俊任用慕容评这样的人为辅政大臣,岂能不亡国! 从这一点来说,慕容俊也没什么好悲哀的,自己做下的孽,应当自己来承受! 王猛带兵灭了燕国,苻坚对王猛加官晋爵,封为清河郡侯;又赐予美妾、歌舞美女共五十五人,良马百匹,华车十乘。 高官、美女、良马、豪车,这些都是我们普通人所追求的,可是,王猛的做法是:固辞不受。 一个人,不要物质的东西,要不,他是大伪;要不,就是大圣人。 王猛不是王莽,所以,他不是前者,他是后者! 他所追求的东西,已经远远超过了物质的东西,他要的,是统一天下的伟业,是流芳百世的英名。 孔子说,君子疾疫世而名不扬也;司马迁说,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王猛正是这样去做,所以,他的追求就是:托名于世,列于君子之林。 他继续镇守在邺城,因为,他要好好治理燕国。 王猛把治理前秦的那一套拿出来,选贤举能,除旧布新,安定人心,发展生产。 这样一来,比起慕容评的治理,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燕国的旧地,六州百姓,如同旱苗逢雨,欢欣雀跃。他们很快就接纳了前秦,不再认为自己是燕国人了。 我们老是说,历史是由人民推进的,这话不错,但是,更加正确的说法是,历史是由伟大的人,带领着人民去推进的! 至少,前秦的兴盛,就是因为王猛的推进,而燕国的灭亡,就是因为慕容评的无知。 历史是由普通大众书写的,这话也不错,但是,很多时候,历史也因为一个人而改写。 王猛,改写了历史,不可谓不是伟人! 王猛,他不单单要灭了燕国,他还要灭掉仇池、前凉、吐谷浑,甚至,还有东晋! 他已经亮剑,斩断前燕之后,跟着,剑气直指仇池! 下一个敌手,仇池! 王猛的剑光已经射向了仇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