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荣华路_第2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4节 (第2/2页)

聋做哑了。”
  “伯玉如今打得大魏朝的嫡系往草原那边逃窜。那剩下来的不过是些流民势力。大魏朝曾经的疆域,早早晚晚也是要落到了伯玉的治理之下。”荣娘说这话时,同样是于有荣焉的样子。当然,她也真觉得长子了不得。
  “朝里朝外的,总有风声想着成了从龙之功,上了劝进的奏章。”荣娘这话一说了。刘之烨也是沉默了。
  稍后,刘之烨才说道:“人心如厮。”
  “不过,想来伯玉有计较的。”刘之烨对于长子伯玉那是信心实足的。
  荣娘听后,亦然是点了点头,同意了夫君的说法。
  宣文十七年,秋末。
  王室与重臣在禁卫军的护领下,倒是真的来了一回长途的迁移。从汉京城到邺都城,整整花了两月余。
  在初冬之前,这一只队伍才是到了邺都城。
  宣文十八年,春。
  这个春三月初一日,荣娘五十周岁的寿辰。
  也是这一年的秋,东屠国在又得了曾经的大魏朝的二州之地后。在大胜之威下,朝中重臣纷纷上奏章,请君王刘长石晋位。
  从大王上晋王?
  还能是什么?
  那自然是普天之下的主宰,被奉为了帝王。
  皇帝。
  自然是天子称尊,道寡称孤的九五至尊。
  君王刘长石没拒绝,当然,也没同意了。而是连连压了两回重臣的群情请晋位之事。这等事情,有些动作大家看一看就明白了。
  既然没有拒绝,只是压下了。
  群臣哪还不懂了君王的心思?
  于是。
  又一次的大祥瑞事件后,群臣再度的上了请君王登基为帝的奏章。在大朝会上,那更是群情凶凶,全是忠臣要上了谏言的模式。
  真是一派的君臣同心,合台演了一场好戏给天下看一看。
  不过,让群臣惊讶的是,这一回君王刘长石还是拒绝了。当然,在拒绝之后,君王招见了心腹重臣好好的谈一谈。
  然后……
  自然就是有风声传了出去。
  登基的事情,君王是默许的那可以上奏章的。不过,如今的局面让君王不太满意。为何?那是连北面的半个中原都没拿下来。
  真要做皇帝,至少得有北面的半壁江山。若不然,岂不会弱了君王的神圣?
  君权天授。
  可不是谁登基了,就真是天下人认可的君王。至少,那也要当了半壁江山的主人,才算的一个正统的帝王。
  这样的江山方得长久。若不然,急烘烘就上位了,那是要被史书上记了一笔的。
  刘长石如今正是壮年,他的精力甚好。能上马开弓,能下马治政。既然心力甚足,何苦急了呢?
  倒是君王的意思一透露,前线的将军那是更加的动力满满。
  东屠国可是军功受爵的。这等军功的爵位,太多人肖想了。
  便是刘长石的三个弟弟,这一位君王都是给了机会,想让亲兄弟也是领一些功劳的。至少,是给了相关方面的差事。
  邺都城的王宫中。
  刘长石忙碌了一天。他这位君王是真忙碌。
  事实上,若说不想登基称帝?那是假话。
  只是,刘长石心中有数着。他是想熬了火候。治大若烹小鲜,不必要太急的。有些东西已经是囊中之物。
  刘长石自然更要爱护了君权神授这个名声。
  天下,有德者居之。
  这个德,可不是道德,而是德行。
  天子,唯兵强马壮者得之。
  可同样的,有时候大义的名份这一名旗帜,那也是要在手里牢牢的占领住。因为,这等重要的大义,君王不拿稳了,那会出乱子的。
  “……”
  搁下了手中的奏章,又是入了毛笔于毛洗上。
  这时候的刘长石坐了御案后的椅子上,他是微微闭目养神。良久后,刘长石睁开了眼睛。那一份摆那儿的奏章,那是在那儿。
  上面的内容刘长石当然知道。
  这是一份秘奏,上面说的自然是龙卫司抓捕到了一直通辑的犯人。
  那秘奏上,一个血红的“杀”字,更是力透纸背。说起来,也简单了。对于那一位曾经的高丽国和淑公主,这个如今被捕获的阶下之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