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章 斩龙脉! (第4/7页)
着自己的鼻端, “哼…………” 手,甩了甩, 然后用衣袖擦了擦。 落魄剑客笑道: “你说说,国内的那些徒子徒孙们要是知道他们的老祖跑到燕国来,差点得风寒死掉,会是什么样的神情?” 老爷子没好气地瞪了落魄剑客一眼, 道: “老夫修的是大道,你懂什么,老夫这叫舍小身而求大道!” “得得得,您说什么都对,什么都对啊。” 这是一座京郊的茅草屋,老爷子盘膝坐下,随即,双手摊开。 一时间,黑黢黢的屋内,升腾起了十八朵白莲。 屋内,当即莲花芬芳。 “十八白莲,开了十七朵,还有一朵怎么蔫吧着?” 老爷子回答道: “世间之事,最怕过犹不及,凡事留一线,方为正道。” “别瞎扯,明明就是最后一朵将养不起来了。” “闭嘴!” “我说,你怎么不向赵家天子借点儿气运,好歹给你把这最后一朵莲花给开了?” “呵,你当我能像前头皇宫里那位一般,可以受国运加持修炼?” “啧,这燕皇也是个大方人,连这玩意儿都能说借就借了,咱家的皇帝,就显得有些小气了。 听说,燕皇宫内的那位当初曾救过燕皇一家的命,你为何不早点找我,我去找个机会,刺杀一下咱们家的那位皇帝,你再出来相救,说不得就让你蹭上了呢?” 老爷子骂道: “狗屁,他大燕如今国运大盛,如那沸水一般,分一部分出去也就分了,咱们的那位赵家皇帝到底是什么模样你心里没有数?” 落魄剑客摇摇头, 道: “我只会练剑,可不懂你们这些门门道道,倒是觉得你这老头忒有意思,你们炼气士是不是都这样,修炼到最后,一个个都手无缚鸡之力?” “修炼一途,与天共鸣,舍弃肉体凡胎,本就是自然之事,况且,身留人间,一举一动都容易牵扯到因果,故而不可随意杀人,因果易结不易解啊。” “神神叨叨的。” “你且等着看吧,我等所走之路不同,你的剑可杀人,而我的剑,可斩其国运!” “行,我等着看呢。” 说罢, 落魄剑客推开了茅草屋的破门,走了出去,顺手关上了门。 在门外院子里,站着一位身着绿袍的太监,不是魏忠河又是谁? 落魄剑客似乎对魏忠河的出现一点都不吃惊, 只是背着自己的剑, 道: “有劳魏公公亲迎了。” “奉陛下之命,特来迎百里先生。 虽是奉的皇命,但能亲眼见到百里先生,也是咱家之幸。” 百里丰,绰号百里剑。 早年,江湖有好事者曾评过剑客榜,俗套的“四大剑客”,且又是极为俗套的以四大国分属一个。 晋国有剑圣,楚国有一位造剑师。 乾国则是百里剑。 这三位,都是江湖人物,自在逍遥,很符合人们对江湖对剑客的想象; 晋国的剑圣是一位剑痴,为练剑游历诸国,四处寻人挑战; 楚国的造剑师没人见过他出手,但剑圣的剑和百里丰的剑,都是由他赠送的,在他看来,只有真正的剑客,才能配得上他锻造出来的剑。 许是双方互相吹捧的缘故,楚国那位基本没出过手的造剑师之所以能位列四大剑客,则是因为晋国剑圣的那一句话: 他之所以在造剑,为的,就是造一把他觉得可以配得上他的剑。 江湖,需要吹捧,而晋国剑圣的这一句吹捧,直接将这位造剑师的地位给抬了上去。 也不晓得,这到底是不是那位剑圣收了人家剑后说了句恭维的话。 而另一位,也就是燕国的这位,则不是江湖人士,郑凡见过的,他叫李良申,是镇北军七大总兵之一。 “啧啧,魏公公,别见外,我不会讲话。”百里剑回答道。 魏忠河摇摇头,道: “只求百里先生,不要嫌咱家啰嗦就好。” “哪里哪里,不过,怎么就只有魏公公您一个人来?” 百里剑将手中的剑鞘刺入脚下的冻土之中,双手撑在上面,一边环顾四周一边问道。 “江湖事,江湖了。” 魏忠河双手放在身侧,隐约可见绿光萦绕,继续道: “咱家今儿个也不是以司礼监掌印的身份来的这里。” “嚯,燕皇倒是好大的气魄,我还想着今儿个这把剑能多饮一些血呢。” “百里先生说笑了,您的剑,可以杀了咱家,但杀了咱家后,您这把剑,也就废了大半了。 当然了,若是百里先生愿意,这蓄了这么久的剑意,咱家倒是愿意就这么受了,哪怕就此死了,也是咱家的荣幸。” “魏公公,我没有瞧不起阉人。” “嗯。” “但我还是觉得,我的剑意要是落在您身上,我觉得有点亏。” “那不就得了,您不用那道剑意,就杀不了咱家,咱家就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