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4节 (第2/2页)
,栎阳侯世子就道,“娘,我又没定亲,做什么喜服啊?” 栎阳侯夫人笑道,“先备着,免得到时候火急火燎的误事。” 栎阳侯世子心累,“万一我好几年成不了亲呢?” 栎阳侯夫人抬眸,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不孝子,这是咒你娘我还是咒你爹早死呢?!” 栎阳侯世子,“……。” 栎阳侯世子已经不想说话了。 他娘怎么变的这么蛮不讲理了啊。 他又不是说要守孝娶不了亲,说的好像他亲事已经十拿九稳,就差送聘礼了似的。 他望着栎阳侯,栎阳侯道,“少废话,站那里让绣娘给你量身。” 第二百二十四章 开张 转眼,六天过去了。 这一天,阳光灿烂,天蓝的只有天边才飘着几朵云彩。 不愧是黄道吉日,这天气就叫人心生欢喜了。 和往常一样起床洗漱,吃过早饭后,就去松龄堂给老夫人请安。 经过几天的休养,老夫人的气色已经完全恢复了,连好几天没见到人影的二太太也在。 看到姜绾走进来,二太太嘴角浮现一抹冷笑。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书斋开张的日子给盼到了。 之前大放厥词要挤垮惜字斋,她倒要瞧瞧,她是怎么把惜字斋给挤垮的! 三太太笑道,“今儿是书斋开张的日子,世子妃这气色看来是胸有成竹。” “听说皇上还御赐了匾额,不知书斋叫什么名儿?” 二太太脸阴沉沉的。 皇上日理万机,居然对世子妃开的一个小小书斋这么上心。 又是赏赐,又是赐匾额! 姜绾轻耸肩道,“相公想了几个书斋名,我都不满意,他就进宫找皇上御赐了,还故意卖关子不肯告诉我,要等匾额揭开才知道。” 说起这事,姜绾就有些来气。 齐墨远不仅不说,还告诉她皇上赐的名字还没他取的好听,只是皇上御赐,没人敢取笑罢了。 姜绾心里郁闷了好几天,就想知道皇上御赐的书斋名有多难听。 要是太难听了,她要不要冒着挨骂的风险进宫让皇上给她换一个? 姜绾只是来请个安,没待片刻就告退了。 她前脚走,后脚二太太就道,“还真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三太太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 难道只许惜字斋靠着护国公,找她靖安王府二太太做靠山,就不许世子和世子妃找皇上了吗? 要说这两人还真是会找靠山,一找就找了个最大的。 在靠山上头,惜字斋就是拍马也难及了。 出了松龄堂,四下无人,金儿忍不住道,“等姑娘的书斋开张了,二太太非得脸气绿不可。” 想到那场面,金儿就有些迫不及待。 和齐墨远一起出了府,马车已经等在王府大门前了。 齐墨远扶姜绾坐上马车,自己没有进去,而是骑马。 今儿是书斋开张的日子,这事早几天就传遍京都了,大家都想看两书斋是怎么龙虎斗的,甚至京都大小赌坊都设了赌局。 有赌姜绾赢的。 当然,更多的还是压惜字斋胜。 姜绾的书斋虽然是皇上御赐的,甚至还赐了匾额,但书斋最重要的还是书本和纸张啊。 靖安王世子妃的书斋被惜字斋打压,没纸张可用,也没人帮着誊抄书籍,听说连墨都买不到,最后还是由宫里出面找了皇商才把墨买到手。 试问一下这铺子开的这么艰难,拿什么跟惜字斋比吗? 这铺子名义上是靖安王世子妃开的,说白了,就是皇上看在姜老王爷和靖安王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给他们两人薄面,帮世子妃把书斋开起来,反正有皇上顶在前头,也没人敢明目张胆的笑话靖安王世子妃。 皇后厚道,善待忠臣,是满朝文武的福气,也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皇上待在宫里,没想到自己就赐了个匾额,居然能赢得百姓们的夸赞,心情是好的不行。 皇上赏赐了姜绾三间铺子,姜绾的书斋就开在惜字斋对面,大红匾额被红绸遮挡,那是要多刺眼就有多刺眼。 惜字斋掌柜的站在门口,脸阴沉的几乎能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