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7节 (第2/2页)
肥肉,谁都盯着,若不是王爷转危为安了,朝廷这会儿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格局。 皇上希望齐墨远能子承父业,成为朝廷栋梁,只可惜…… 一声轻叹溢出口,皇上摆手道,“拿下去收好。” 常公公不知道皇上叹息什么,也不好劝慰,拿起房契地契,不由得失笑,“皇上坑了房契地契给靖安王世子爷和世子妃,他们也坑了房契地契回来孝敬皇上您。” 当然了,虽然都是房契地契,分量和价值也差远了。 但皇上坑的是外人,靖安王世子坑的可是自己的祖母和婶娘,是自己人。 这足以说明在世子爷心目中,皇上比她们重要啊。 皇上心甚慰。 齐墨远去藏书阁转了一圈,带了整整两大箱子的书走。 宫里负责照看藏书阁的管事公公拟了书单呈给皇上,皇上看过后,眉头是拧了又拧。 还真是会挑书,把一些价值不菲的孤本善本都带走了。 回头万卷楼一拓印,这些孤本善本价值得贬低一大半。 管事公公小心翼翼的看着皇上,问道,“皇上可是觉得世子爷借多了?” 常公公眉头一皱,“大胆!你也敢问皇上话?!” 管事公公吓了一哆嗦,扑通一声跪下,赶紧道,“皇上恕罪,不是奴才多嘴,是奴才觉得世子爷借多了。” “世子爷说如果皇上也这么觉得,就让奴才转告皇上一句话,这些书已经是孤本善本了,是历代先人的心血,有什么万一,就从这世上失传了。” “万卷楼挣钱还是其次,让这些书籍能永远的流传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常公公看向皇上,世子爷这话说的有道理。 这些书为什么能藏在藏书阁里,皇上很珍惜,就是因为世上独这一份了,弥足珍贵。 可越珍贵的东西也越容易失去。 有多少古籍都在战火中失传,即便被藏在宫里也不是就安了,没有哪一个朝代能千秋万代。 拓印十本百本,总有一本能传下去。 皇上把借书单放下,“想不到靖安王世子小小年纪,已经有这般眼界了。” 常公公连连称是。 嗯。 齐墨远都说了是帮姜绾借书,但皇上没想过姜绾一介女流能有这样的眼界。 再者,姜绾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不通的人,骄纵任性才是她给人根深蒂固的印象。 姜绾看了万卷楼的书单觉得书少了些,既然号称“万卷”,这书怎么能少了,这不是砸自己的招牌吗? 齐墨远和王爷书房里有的书都在书单上了,但姜绾还觉得不够。 齐墨远道,“兵书没有比的过靖安王府和河间王府的,其他书籍荀老太傅府上最多。” “能不能借来拓印?”姜绾问道。 齐墨远道,“荀老太傅爱书如命,不会借的。” 就算人家肯借,也不好借。 人家珍藏的书,万卷楼拓印了拿来卖钱,这说不过去啊。 要说那些书卖的钱归荀老太傅,这账也不好算。 就在这时候,皇上派人传召齐墨远进宫,电光火石间,姜绾就想到了皇上。 万卷楼挣钱不必和皇上分的那么清,皇上身为天下君主,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也是他的责任,她就理直气壮的让齐墨远代为向皇上借书了。 齐墨远带着两大箱子书出宫后,没有回靖安王府,而是带着书去了庄子上。 万卷楼重新开张在即,几个庄子都在马不停蹄的忙着,以确保纸张和书籍供应。 拿到孤本善本后,赶紧拓印,很快装订成册交到齐墨远手里。 齐墨远带着书去了荀老太傅府。 拿到书,瞥了眼书名,荀老太傅手都颤抖了,“这,这是……。” 他迫不及待的把书翻开,是越看越激动。 这本书他知道,还是他年轻求学的时候听说的,一直想看看,就是没有机会。 没想到多年夙愿会有实现的一天。 而且是被人送到他跟前的,简直不敢相信。 荀老太傅望着齐墨远,“这书你是哪来的?” “向皇上借的,”齐墨远道。 “……。” 荀老太傅惊呆了。 还能向皇上借书拓印了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