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5节 (第2/3页)
法,金儿那丫鬟溜进去看过,回来说好看,但又不说到底有多好,勾了她好奇到现在。 只可惜,她现在要陪王妃进宫,这会儿去后院,只能走马观花看个大概,还不如不看。 姜绾道,“我陪母妃进宫给太皇太后请安,等我回来再去看后院。” 说着,姜绾进了书房,吩咐铁鹰把虎骨丸送到河间王府,不放心,又在各锦盒里写了字条,平常人吃错倒也罢了,最多虚不受补,姜五太太怀着身孕,可马虎不得。 等忙完,姜绾就带着金儿出了柏景轩,往前走了百余步,清兰郡主扶着王妃走过来。 丫鬟端着托盘紧随其后。 姜绾上前福身,王妃把手腕上的玉镯退下来赏给姜绾,姜绾有点懵,“母妃这是?” 王妃笑道,“太皇太后不喜欢小姑娘家打扮的太素净,这玉镯跟了母妃好些年,你戴着母妃瞧着也欢喜。” 素净吗? 姜绾看了眼身上的裙裳,她都觉得自己穿的够招摇了,又是珠钗又是玉环,姜绾再三确认,不是她素净,就是王妃看她送的虎骨丸,找个由头赏她玉镯。 长者赐不敢辞,何况王妃已经把玉镯戴她手腕上了,姜绾也不好再退下来还给王妃。 姜绾能做的就是福身道谢。 这一幕发生在路上,走过路过的丫鬟都看见了,姜绾和王妃她们走后,这事就传开了。 松龄堂,屋内。 老夫人正在喝茶,丫鬟上前禀告了陈妈妈两句,陈妈妈诧异,“是那只王妃戴了快十几年的玉镯?“ 丫鬟点头。 老夫人把茶盏放下,问道,“什么玉镯?” 陈妈妈便道,“刚刚在路上,丫鬟瞧见王妃把太皇太后赏赐她的玉镯送给了世子妃。” 那只玉镯的来历,陈妈妈还没忘记呢。 当年王妃之所以能嫁进靖安王府,除了老国公选中她做儿媳妇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太皇太后赐婚,逼的王爷不得不娶她。 当年老夫人是打算把自己侄女嫁给王爷的,王妃横插一脚,老夫人不喜她,进门时,没少给王妃立规矩,太皇太后就把那只她戴了大半辈子,太祖皇上赏赐给她的玉镯赏给了王妃,借此给王妃撑腰。 没想到,那么珍贵的玉镯,王妃没留给清兰郡主,却给了世子妃,难不成在王妃心里,世子妃还能比清兰郡主更重要? 而且就算要赏赐,也不会在路上赏,更不会在去给太皇太后请安之前啊。 第三百三十一章 后殿 陈妈妈想不通,望着老夫人,老夫人眉头紧锁,也觉得王妃此举透着古怪,不过转念一想就明白了。 老夫人拨弄手中佛珠笑道,“王妃是想借玉镯告诉太皇太后,这个儿媳妇颇得她欢心。” 陈妈妈恍然明白过来,世子爷是太皇太后看着长大的,当初他被绣球砸中,太皇太后还派了嬷嬷前来探望,要不是急于给王爷冲喜,太皇太后十有八九会打断这桩亲事。 王妃把太皇太后赏赐的玉镯送给世子妃,这可不是一般的喜欢世子妃了,除此之外,可能也是想借玉镯绝了安阳县主的念头吧? 不过那玉镯,老夫人也没放在眼里就是了,太皇太后多大年纪了,身子骨又不好,不剩多少日子了,没有了太皇太后做靠山,长恩侯府又没有平反,指着一个表少爷能成什么气候? 再说姜绾和王妃还有清兰郡主出了府,就看到马车停在那儿,王妃的马车宽敞,但坐三人还是拥挤了些,清兰郡主道,“母妃,我和大嫂坐一驾马车。” 她喜欢和大嫂待在一块儿,虽然有时候大嫂说的话她听的不是很懂,尤其是些新词,初听不解其意,大嫂一解释,又觉得特别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