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0节 (第2/2页)
年哀家给你赐婚,是靖安王求的哀家。” 王妃眼泪模糊了双眼,听到太皇太后这话,她呆呆的看着太皇太后,“怎么会是王爷?” 当年老国公帮王爷求娶她,王爷死活不愿意,以有了心上人一定要老国公登门退了她的亲事,后来惹怒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下了懿旨,王爷才不得不打消这念头。 王妃一直以为求太皇太后下旨赐婚绝王爷退亲念头的是老国公,怎么会是王爷? 王爷是吃错药了吗? 姜绾他们年纪小,王爷王妃那档子事的时候,还没有他们,是以只觉得奇怪,经历过这事的皇上他们,则一个个脑门黑线,摸不透王爷在做什么。 总不至于是为了和老国公抬杠,故意闹这么一出吧,可他当年闹着要退婚,是满京都都知道,对王妃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等王爷从军营赶来送太皇太后最后一程,一进寝殿,就发现大家看他的眼神就跟看傻子似的,看的王爷一头雾水。 王爷走上前,太皇太后已经不好了,说话力气已经用尽,对王爷就只说了一句,“哀家没有看错你。” 王爷,“……???” 王爷来的晚,完全不知道这句话的前提是什么,然而太皇太后眸光从大家脸上扫过去,面带微笑的合上了眼。 太皇太后走的没什么痛苦,算是含笑而终。 所有人包括皇上在内都跪了下来,宫里的丧钟敲了足足九九八十一下,这是皇上报丧敲数目。 丧钟传到宫外,没人怀疑是皇上没了,都跪下来送太皇太后。 齐墨远和姜绾他们都没有出宫,在灵堂给太皇太后守灵。 第二天一早,皇上让他们回去歇息,回去的路上,清兰郡主按捺不住好奇,问王爷,“父王,祖父让你娶母妃,你不同意,为何又求太皇太后下旨给您和母妃赐婚?” 这话从太皇太后说出来,她就憋着想问了。 她总觉得自己的父王不会是这样的奇葩,一定有原因。 父王脸色微变,难怪觉得王妃看他的眼神不对劲了,和她说话也不搭理,原来太皇太后告诉她这事了。 清兰郡主好奇,但王爷没说。 回府后,王妃要王爷给她一个答复,因为王妃还记得新婚之夜,王爷说的话,“若非太皇太后赐婚,我才不会娶你呢!” 这话,王妃记到现在。 现在却告诉她,这赐婚是王爷求来的? 王爷尴尬道,“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我哪还记得啊。” 王妃恼道,“我不信你记性会这么差!” 王妃是一定要弄清楚这事,王爷也不好恼太皇太后不守承诺,当年答应他不告诉王妃的,没想到临走之前还坑他一把,王爷看着王妃,道,“这么多年了,难道你就从来没怀疑过我就是当年的萧无悔吗?” 王妃心头一震,几乎站不住脚。 二十年前的旧事飞快的从眼前掠过。 那一年,花灯会上,王妃逛花灯,结果花灯架子砸下来,幸得一戴着面具的男子救了她。 男子自称萧无悔。 后来他们在护国寺再遇,虽然没有明言,但他们都知道他们彼此倾心。 王爷外祖家姓萧,他戴面具的时候,都已母姓示人,取名无悔,是不后悔和老国公对着干。 他这边才有了心上人,回府就得知老国公给他定下了长恩侯府姑娘,他能同意? 那时候王爷和老国公关系正差,老国公赞同的,他都反对。 这才有了王爷一定要退亲的事。 老国公不同意,因为那时候的王妃是太子妃之妹,王爷退王妃的亲,势必让太子妃面上无光。 太皇太后知道王爷和老国公父子交恶,想着王爷还没有见过王妃,就安排他们在寿宁宫见一面。 王爷还记得在寿宁宫见到王妃时的震撼,因为王妃和他说过自己定亲了,让他忘了她,王爷那时候还说他一定会娶她,哪怕是抢亲也在所不惜! 那一刻,王爷才知道王妃定亲的人是他,他要抢自己的亲。 王妃以成全王爷和他的心上人,求太皇太后退掉她的亲事,王爷当时就后悔惨了,因为太皇太后同意了。 那时候的王爷太爱面子,尤其是不能在老国公面前丢面子,他死赖在太皇太后那里,等王妃一走,他就求太皇太后给他赐婚。 太皇太后倒是问过为什么,王爷说他对王妃一见倾心,承诺绝不辜负王妃。 太皇太后还训了王爷,问他心上人怎么回事,王爷只得撒谎说是骗老国公的,太皇太后猜也是如此,训了王爷几句就同意了,因为太皇太后觉得他们般配。 王妃养了二十年的山茶花就是王爷以萧无悔的身份送给王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