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节 (第1/4页)
福嘉县主只想见乔玉一面,可乔玉在深宫当中,轻易见不得。而福嘉县主的父母早已双亡,她一个县主,无权无势,冯家也不可能替她上书,她就每日一次次递请安折子上去,只期盼元德帝能够看到,恩准一次,以满足她唯一的心愿。 福嘉县主在这世上早就没了亲人,冯嘉仪远嫁陇南,连尸骨都未瞧见,又以为乔玉死在宫中,心灰意冷至极,无牵无挂。可她是很固执坚强的人,佛经又言道自尽的人有罪,不能得到普渡,死后连想念的人也见不到,便在这世上苦苦支撑,日日吃斋念福,为了冯嘉怡和乔玉的往生祈福。 可现在不同了。 那些请安折子,元德帝看都不会看,但福嘉县主的动静不小,先让景砚知道了。他叫人去查了很久,这福嘉县主确实满心满眼都是乔玉,才准备让他们见上一面。 因为景砚知道乔玉还是很惦念他的祖母和亲人,虽然他从来不会说。 到了那日,已是春天了。福嘉县主的屋子里几乎没什么装饰,除了一尊佛像,别处都是空落落的。她清晨起来,对着镜子抹了些脂粉,戴上了一套宝石头面,新穿了一件藏青色的长裙。 福嘉县主伸出手,碰到镜中的自己,低声问跟着自己三十来年的嬷嬷,“我天天青灯古佛,许久未曾收拾过自己了,也不知道小玉看到我,会不会瞧着害怕,都不像是他的外祖母了,倒是个七老八十的老太婆。” 嬷嬷忙道:“表少爷怎么如此?他四岁时来京城,才一丁点大,再天真活泼不过,抱着您就不撒手,连小姐都不要,非要您喂他糖糕。即便是长大了,三岁看到老,想必现在也不会有什么大变化。” 福嘉县主是近乡情怯,关心则乱,闻言安定下来了些,“我也觉得如此,小玉是个好孩子,我是知道的,我知道的,他就是和他母亲一样命苦。” 她离京修行好几年,本来诸事不知,可是一想到乔玉在宫中,就不得不打探消息。那消息差点要了她的命,都说是乔玉是景砚的娈宠,被私藏在仙林宫中,日日夜夜不得脱身。 福嘉县主整夜整夜的睡不好,她喝了好几贴药才有了些精神,扶着嬷嬷的手起床写请安折子,“那又怎么能怪乔玉?他还只是个小孩子,别人不是想对他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是他的外祖母,要是再不关心他相信他,还有谁对他好?我得快些去找他。” 景砚派来的人将福嘉县主接了过来,见面的地方安排在了御花园的一个小亭子,福嘉县主远远看见亭子中坐了一个人,她加快脚步,什么礼仪规矩都忘了,只想早点看到乔玉。 乔玉起的很早,到了好一会了。他才景砚说自己在这世上还有个外祖母,而且极为疼爱自己,以为自己死了,日日吃斋念福,只盼着他来生有福。他从小其实就很想讨家里人的喜欢,可惜父母都有各自的心事,对他这么个为了完成身上重担而生下来的孩子半点爱意也没有,渐渐的,乔玉也就不再向他们讨要爱了。 可到底是想要的。 乔玉灌了一大盏茶,又剥了大半碟的橘子玩,正感觉想要去如厕的时候,听到有一个年老的女声在自己身后响起。 她的声音里带着啜泣,“……我的小玉。” 乔玉顺势站起了身,身体一僵,缓缓向后转过头。 第71章 太子妃 在乔玉的记忆里, 从来都没有福嘉县主这个人。他自幼在祖母膝下长大,父亲长年在外,久不回家,回家也不怎么见他。而母亲则大多在自己的院子里,那院子被几个嬷嬷看管得严严实实, 轻易进不去。乔玉记得有一次, 院子里的琼花开了,花枝伸到了墙外,他拿着风筝,求嬷嬷让他进去摘几朵花缀在风筝上, 他求了好久,非说这棵琼花开的格外好,可冯嘉怡这里的仆人却不哄着他。乔玉纠缠的太久, 最后是冯嘉怡从里头出来,叫一个手脚伶俐的小厮剪了伸出去的花枝,冷冷淡淡地说乔玉太任性啦, 她太烦了,连花都顾不上,让他去拣那些剪掉花玩。 乔玉呆愣愣地看着好久才能见一面的母亲,泪水含在眼眶里,望着她又走了进去。他想自己的确很任性, 好像也不怎么讨人喜欢, 可他其实只是想进院子里看一看,里面有什么好东西, 一直吸引着母亲,从来都不出来。 如果他知道了那是什么,一定会找出一样的放在自己的屋子里,这样母亲就可以来看看自己了。只是这件事后,乔玉就明白了,母亲只是不想看到自己罢了。 仅此而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