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霄_第六十五章 暗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暗桩 (第1/3页)

许琛刚走到三层窗边就看秦淮樟从里面出来往外张望,于是立刻转身冲着窗外,不一会儿他就听秦淮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平宁伯原来在这里。”
  许琛回头:“秦大人?您怎么也出来了?”
  秦淮樟摆出一副十分和蔼的样子问道:“下官看您离席了所以出来看一看,可是饭菜不可口?”
  许琛笑着说:“不是的,饭菜很好,这疏雨楼不愧是信州最好的酒楼,完全不输临安的半闲楼。只是觉得有些憋闷,所以溜出来透口气。”
  “怎么?平宁伯是身体不适吗?”秦淮樟关切地问。
  许琛摇了摇头:“那倒不是,只是我这个人不太喜欢人多的地方,这种场合更是很少参加。我常年习武,五感都比常人灵敏,所以觉得有些吵闹。”
  秦淮樟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是下官考虑不周,下次下官一定请平宁伯去一些安静的地方。”
  “那倒不必,我们此次是公干,没必要如此铺张,秦大人俸禄有限,不好让您破费。”许琛说道。
  秦淮樟低声说:“俸禄有限也不能亏待您,您到了信州就当到了自己家一样,需要什么就跟下官说,下官自会想办法满足的。”
  许琛看着秦淮樟说:“我家可是定远公府。”
  秦淮樟愣了一下,旋即笑道:“那是自然,下官的意思是让您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许琛也笑了笑:“大人别紧张,我开玩笑的。回去吧,出来太久王爷该寻我了。”
  秦淮樟:“平宁伯和王爷关系很好。”
  许琛微微点头:“我们同窗多年,自然更亲近些。”
  秦淮樟连忙说:“那还请平宁伯在王爷面前替下官美言几句,今日官驿的事情是下官考虑不周,还有章……”
  “秦大人,”许琛打断了秦淮樟的话,“有些事情不急在一时。”
  秦淮樟还欲说什么,许琛只是微笑着摆了摆手,然后坐回了夏翊清身边。
  一顿饭毕,众人散去,许琛说:“今天吃得有些饱,我想走一走,王爷请先上马车回官驿吧。”
  夏翊清却说:“我也吃的有些饱,不如一起走走?”
  许琛皱着眉看向夏翊清,夏翊清的眼神却十分坦然和自信。
  此时袁徵在一旁附和道:“不如一起走回去吧。”
  许琛没有办法,只好一起往官驿方向走去。
  走到半路时,夏翊清对袁徵说:“行正,一会儿发生什么你都不要回头看。”
  袁徵问:“可是有危险?”
  许琛走到袁徵的另一侧,说道:“有人不信邪,非得试试骁骑卫的功夫,不让你回头是怕太血腥吓着你。”
  “我好歹比王爷和伯爷年长几岁,怎的二位都拿我当孩子一般?”袁徵心中有些不悦。
  夏翊清:“行正,你可曾真的见过刺客行刺?”
  袁徵摇了摇头:“不曾。”
  “我和王爷却都亲身经历过,四年前上元节,刺客持剑直接刺破了我左臂的经脉。”许琛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不是拿你当孩子一般,而是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比较有经验。”
  夏翊清笑着接过话来:“而且刚才席间我看你喝了两碗鸭血粉丝汤,我实在不想你以后都吃不下去这般美味。”
  “好了好了别说了!别我还没见到,先被您二位给恶心到了。”袁徵说道,“我不回头就是了。”
  许琛和夏翊清相视一笑,此时后面已经传来了打斗的声音。
  袁徵听到响动有些惊讶:“真有刺客?!”
  夏翊清:“我骗你干嘛?”
  “那……会不会有危险?”袁徵有些担心。
  “开宇二年,三千骁骑卫曾在没有战马且长途奔袭一天一夜的情况下成功伏击了上万扎达兰士兵。”许琛看向袁徵,“行正是对这样的骁骑卫没有信心吗?”
  袁徵有些愕然:“这……是真的?”
  许琛点了点头:“真的,是我义母亲自领兵的。”
  袁徵:“那这些人怎么还敢?”
  许琛轻笑了一下,然后说道:“太久没有打仗,许多人都忘记当年长羽军的英姿了。”
  夏翊清默默侧头看了一眼许琛,没有说话。
  就在此时,一支箭直冲袁徵而来,袁徵大惊,而夏翊清和许琛似乎早有察觉。许琛右手持匕首将箭打飞,左手飞快地将袁徵推到夏翊清身边,归平和平留立刻上前护住二人。许琛收回左手,握拳指向街道左侧一间民房顶,腕箭飞出,一个黑衣人直直地栽了下来,这时从正面冲出来四个黑衣人,许琛手持匕首上前。
  “少爷!剑!”平留喊道。
  “不用!看好他俩!”许琛一边说打倒一个刺客。
  不过片刻,四个刺客全部倒地,此时身后的打斗声也逐渐停止了。
  许琛走回到夏翊清和袁徵身边,看着平留说:“这些人还用不着我用剑,去收拾干净吧。”
  “是,少爷。”平留道。
  袁徵刚刚举起双手,就被许琛一把按住:“不用道谢,我这次的任务就是保护你们俩。”
  “刚才那箭是冲我来的,若不是平宁伯,此刻我已一命呜呼了。”袁徵说。
  夏翊清安慰道:“你不用放在心上,这对知白来说不过是饭后运动罢了。”
  话虽这么说,但刚才夏翊清看到许琛跟四名刺客打斗的时候心中还是十分紧张的。
  许琛也笑道:“就是,正好今天吃得饱了些,运动一下消消食。”
  袁徵还有些发愣,夏翊清见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