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爵门嫡女_第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9节 (第5/5页)

甩开于倩的手。于静只是瞥了于倩一眼,没有说话。
  谢昆与青英两人,他们也只是觉得于珊的情绪不对,至于是见到姐姐高兴的还是因为曾经与于倩闹过不愉快不高兴的,他们都看不透。
  谢昆和青英猜不透,于静却能猜到于珊对于倩只怕是没了耐心,也是,若是有谁没皮没脸地惦记她的东西,她也不会给胆敢伸手之人留面子。她虽然嘴上不能说她的亲姐姐没皮没脸,可实际上于倩的处事就是给旁人这样一种印象,而最主要的是,她年幼时口是心非的本事也愈发的强了。十二三岁的强势,已经完全被她身上的慈悲所掩盖。
  于静想着如此虚伪的于倩,心里有些不舒坦了,她不着痕迹地抽出了被于倩搀扶的手臂,走到于珊的身边,说:“四妹妹,四年没见,祖父祖母可都还好?”
  舒朗见到自己妻子的反应,总算是察觉到不对了,他站在谢昆的身边轻轻皱了皱眉头。
  本来舒朗是个粗心的人,是不会发现任何不对的。可是将心比心,当初他从西北退居绥城的时候,他与大哥那么自制的人,见面也忍不住红了眼眶。都说女子的感情薄如水,他原本是不信的,可眼见于家三姐妹,时隔四年再见,却对彼此都是这副不咸不淡的模样,说句心里话,他觉得她们薄情了些,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是针对这件事。
  况且,于倩先于珊三天到达的绥城,京城于老爵爷和于老太太好不好,他的妻子为什么不问大姑姐?这很明显就是没话找话说的节奏。
  在这方面,舒朗是冤枉于静了。他因为避嫌,并不常与于倩见面,自然是不知道于倩来了舒府,除了当天给了于静一个平安符之外,并不外出。她不仅不外出,还在客房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战死的将士名字,她每日里念经诵佛的祷告……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雨天美眉的又一个地雷,么么哒~~
  ☆、第151章1 :
  谢昆作为最重要的当事人,对眼前这状况却是云里雾里的。他从头到尾都不知道于倩心仪于他,也不知道于倩曾经为了能与他在一起,经历了什么。当然,照着谢昆怕麻烦的性格,就算知道了,心里也升不起一星半点的感动,说不定还要怨怪于倩的到来影响了他与于珊的夫妻感情。
  可是很显然,于倩并不这么认为,所以她千里迢迢的,从京城奔赴绥城,赔上一生再赌一局,赢则得偿所愿,输则一败涂地。
  四年前,于府的那场闹剧,在外并没有传开只言片语。于倩明面上是为连失两子的赵氏祈福去了,外人虽然不能理解于倩的做法,但被于爵府的势力压着,也愿意昧着良心夸赞于倩一句有孝心。
  可是对那些知道太子和太子妃被赐婚内、幕的小姐夫人来说,于倩的孝心就是个笑话,因为他们都以为于倩是因为构陷自家姐妹才被于老太太送到了尼姑庵。所以她们对于倩是不屑怜悯的,于倩也成了各家夫人教育自家女儿的反面案例,看看,这就是心术不正的后果,不仅空为旁人做嫁衣,而且一辈子都毁了。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出入尼姑庵的乡野村妇多了,慢慢的,百姓纷纷赞叹尼姑庵里住着一位天仙样的女子,不仅有孝心,更是大慈悲胸怀,谁家有病有灾,这活菩萨总愿意施舍一丝半点的助益,而不求一丁点的回报,这尊天线一样的活菩萨自然就是于倩。
  于倩在尼姑庵又没有花销,光明正大的拿着于府的补贴装好人。受益人因多是乡野村妇,这些人只看得见眼前的既得利益,所以她们也想不到,她们对于倩的正面评价,就是于倩想要的回报。
  一开始只是底层的人谈论倒也没什么,左右影响不到于爵府的判断。可这些传言传啊传的就传到了知道于倩被罚□□的各家夫人耳朵里,她们自然是嗤笑一声,不屑一顾。可这两年,于府富贵滔天,于大少爷娶了唯一的公主,于二小姐嫁了武状元,于四小姐嫁了谢府继承人,连养女于楠也成了太子妃……这一场场的富贵下来,让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尽皆转了口风。
  慢慢地,这些的夫人小姐的,再说起于倩就多了几分怜惜,私下里都议论,这处罚对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来说严苛了些。一开始他们对于倩的怜惜还有所保留,现在直接将于倩说成了于府巴结讨好太子妃的牺牲品,当然她们敢这么说的前提是于倩不仅没有对于楠引起实际的伤害,还变相的给予了于楠一场泼天的富贵,而这泼天富贵,正式她们所求的。
  所以,在这么一群不清楚于倩真正心思的人的推动下,于倩在尼姑庵的四年,不仅没有坏了名声,还赚了一点贤名。在她耐住寂寞,日夜为边关将士祈福这件事传出后,于倩在京城获得了不浅的声望,虽然也有些许声音说于倩是装的,但这并不影响大势,于倩在京城还是一枚含苞待放等人折的娇俏玫瑰。若是于倩肯知足,两年前随着老太太回爵府,这会未尝说不到好的亲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