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节 (第2/4页)
几道菜,少用穿几套衣服嘛,皇兄和母后都可以,她当然也行,再说不是还有之平陪着嘛。 “你可以,我当然也可以。”谁比谁差了! 方之平摇头,无奈道:“我之前一个人的话,一日三餐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十道菜。” 靖嘉有些难以置信,“不是说勋贵都比较讲究排场吗?”她听说有些勋贵的吃穿用度的开销比皇室都大,做一盘茄子都得十几只鸡来配,这豪奢程度堪比她父皇了,而且上次在定安侯府用午膳,那宴席的规格也不比宫里的差。 “那得是几十年前的勋贵,现在没这么夸张了。”而且他们府里能摆这排场只有老祖宗,她私房多,又讲究面子,也就只有她摆得起了,至于其他人,要么像小崔氏一样舍不得,要么像他和娘亲一样,平时用道膳都得另外给钱打赏厨房,想摆排场的话,日子也就不用过了。 靖嘉咬咬唇,她和景文的情况确实不一样,“那从明天起,每顿饭先减下去两道菜试试。”肯定能行的,只是不知道到底要减到什么程度,不会跟景文之前的标准一样! 靖嘉心里打颤,不至于。 好在方之平还没那么苛刻,“行,减到每顿饭十道菜就不用往下减了。”总不能让小妻子婚后的生活水平和之前差太多! 第66章 膳食只是其中之一, 从京城到江南要改的何止这一条, 家具摆设不能千里迢迢带过去, 府里的绣娘也不能全带走,更不要说那些堆在库房的布匹了。 从宫里回来以后,靖嘉就彻底忙起来了, 行礼要收拾, 下人也得选出来, 关键需要把各色的礼都备下来, 不能她和景文去了江南之后, 京城的人情往来就也不管了。 方之平看她桌子上的单子都替她头疼, “晚上去娘那边用晚膳,把咱们要走的事儿跟她说一下,你要是实在忙不过来, 让娘给你帮帮忙也成。” 本来就只见过几次, 这次南下还不一定多久回来呢,婆媳在一块处事也能联络联络感情, 当然他没把话说死,本来是为她们俩好, 别弄巧成拙了。 靖嘉先是一愣, 才道:“好。”原来不准备把婆婆带过去!也是, 毕竟公公和世子都在京城呢,把婆婆接到状元府住就已经不太符合常理了, 若是再带到江南去, 怕是定安侯府也不会答应。 “那娘还住状元府吗?咱们走了以后, 她一个人岂不是很孤单!”若婆婆同世子和世子夫人感情好也就罢了,时不时的也会过来看看,但她们之间明显感情不怎么样,婆婆总一个人待在府里,这滋味可想而知。 方之平也考虑过这个问题,的确是没有两全其美的法子,“晚上问问娘,看她怎么想的。” 若是回定安侯府,大嫂那边有必要敲打敲打,若是住在状元府,他可以让几个幼时结交的好友派他们夫人常过去看看,出身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前者恐怕他娘会不自在,后者相差太多也说不到一块去。 虽然两种情况都考虑过了,但方之平有九成的把握她他娘会留在状元府,毕竟这样的话,每个月只有初一请安的时候才能见到老祖宗。 其实靖嘉心里还是没底的,知道皇兄要把景文派到江南去,但江南盐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她完全不清楚,所以要在江南待多久,她连估计都没有依据。 不管是要带走的东西,还是府里备下的礼,她都是按照一年的时间来准备的,左右江南离京城虽然远,但也不是不能回来,两个月的功夫就能走个来回。 方之平和靖嘉还在为离开做准备,乾清宫里的建业帝却在大发脾气。 官员的俸禄在最初是以实物为主,像是米粟、布帛,后来发展到一部分实物,一部分钱财,自前朝起就以钱财为主了,大齐也沿用了这一制度,但是国库里银钱周转不过来,以物代钱也不是不可以的,毕竟发了银钱,该买的东西也还是要买。 但一场雪灾不止毁了不少百姓的房屋,还毁了明年的收成,麦苗都被砸倒的砸倒,被冻死的冻死,收成是一点指望都没有了,这种情况下朝廷自然要备下明年赈灾的粮食,至于官员的俸禄还是得从国库那点银钱里往外挤。 刚刚江南盐税刚刚送至京城,跟先帝在时一样,八十万两银子,说起来是比赋税要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