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节 (第1/2页)
可惜,这地不能多买。李高地禁不住叹息,不然,孙子们也能一人得一块,多好! 因为开心,于氏晚饭的时候,破例端出了待客的腊肉。很大的一块腊肉,连红枣都给分了三块。 果然,一天两尝肉味的红枣咬着腊肉满足的想,不管哪里,都是有钱就能吃肉。 早起,王氏见李满囤又再盖草棚子,不觉奇怪:“不是说,搭两个草棚子的吗?” “怎么又搭” 李满囤道:“搭了住。” “住”王氏大吃一惊。 “嗯,”李满囤边忙边说:“这卖枸杞赚钱,家里人都摘果子去了。” “果子多了,这灶以后也要抢着用了。” 李满囤没说,一个灶两口锅,满仓,满园两个家里的正好一人一个。王氏争不过她们。 李满囤只说:“我们,分了家,再争用灶台,不合适。” “我觉得我们还是搬出来住的好。” 王氏听着觉得有道理,但想到自家房子还没盖起来,便即开始发愁:“大家都去摘果子,我们这房子也没人盖了。” “是啊,”满囤也叹气:“我只能先搭个草棚凑活一下。” 刺棘果能一直结果到十月初,基本上,族人在此前,都不得闲了。 不说族人,即便王氏,也不甘心不挣钱。她见丈夫一直扎草棚,便即将红枣丢在宅地,自去了山头摘果子。 红枣目送她娘挎着篮子去了山地,转头瞧见她爹汗流浃背地打桩钉草棚子,便即觉得心疼。 红枣觉得他爹是个好人,但太好了,以致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欺负他cc明明主意是她出的,销售门路是她爹找的,结果,所有人都抛开她爹,自顾赚钱去了,搞得他爹建房都没人来帮忙。 一个个,都是见钱眼开的白眼狼! 心里正膈应着,便见李贵银和李贵林结伴来了。 “满囤叔,”两人异口同声道:“我爷/爹让我过来帮忙。” “哎,”李满囤闻言极为高兴,说:“那你们先帮我把这草棚子搭了。” 算二爷爷、族长还有点人心,红枣终满意了一点。 三个大男人,一天就把草棚子竖了起来。然后拿长凳架起新买的晒粮用的大竹匾,待回家再拿蚊帐过来挂上,这地还真能住人了。 傍晚的时候,李满仓从山头下来,路过他哥宅地的时候,瞧见他哥和两个侄子在挖围墙地基,便即使郭氏背着果子先回去,他则加了进来帮着挖。不久,又有人陆续加入。 因挖的人多,至晚,竟挖了有十来米。 至此,红枣方平了心气cc她不用住太久的草房了。 当天晚饭后,李满囤跟他爹李高地说:“爹,我上次去采石场定界石时,顺带定了些石灰和黄沙。” “明儿就运来了。” “爹,我宅地围墙还没打,我不放心搁地里。” “我想明天东西到了后,就晚上住过去。” 虽然村里民风朴实,但一个村,近千口人,总有那么几个害群之马。李高地听长子说的在理,便即点头道:“成,我知道了。” 李满囤又说:“再就是族人在我那地里帮忙。” “依规矩,我该招待族人两顿饭。” “所以,我想让王家的也住过去,做饭和帮着收拾,收拾。” 宅地那边确是需要有人准备饭菜。于是李高地点了头,只说:“行,你们明儿就过去住。” “不过,正式搬家还是得上梁之后。” 李满囤搬出去只是为了避免家中可能的口角,衣被放家里却是无碍,所以当下应道:“是。” 早起,李满囤去村里磨房买了三斗糙米和五升玉米面交给王氏。 王氏把米面临时堆放到大木盆里,笑道:“还得买个米缸。” “买了,”李满囤道:“上次进城卖枸杞,我顺便就订了米缸、水缸和粪缸。” “因缸太大,牛车放不下。得船装过来。” “估计得明天才有。” 说完米面的事,李满囤便即去老宅借了板车,然后方到村口的小码头等送界石的船。 倒是李贵银、李贵林又按时来了。红枣瞧这两个堂哥顺眼,便即将早起泡的枸杞茶装了两碗给两人送去。 “红枣妹子,谢了!”李贵银接过茶,一仰脖,便咕咚咕咚,牛饮了下去。结果喝完,才发现嘴里有东西,吐到掌心一看,见是枸杞,便即又一巴掌塞回嘴里,嚼嚼又咽了下去。 如此一番流水动作,看得红枣又好笑又恶心,怎一个遄至说谩 许是红枣表情太过古怪,李贵银还碗的时候,竟抬起刚那吐了枸杞的手去摸红枣的头。 红枣见状大惊失色,立抱着碗,转身跑了。 李贵银摸了个空,颇为不解地问李贵林:“红枣,咋了?” “咋跑了” 不愧是未来的族长,李贵林看出了红枣的嫌弃,嘴里只说:“长大了,知道害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