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节 (第3/3页)
他现在直接打石头围墙,这柴房完全可以倚着围墙建——省一堵墙不说,还省了四周的下水。 李贵林李贵银下晌来帮忙的时候,看见李满囤在围墙处往宅地里挖,便觉奇怪。李满囤也不隐瞒,他打算在院子的东北和西北两个角搭着围墙各修一间偏房,用来做库房和柴房。 李贵林和李贵银听后,也颇为赞同——两间房总共八堵墙,这么一建,足省了三堵墙,而且还省了地方,确实便宜上算。 李贵银甚至还问:“满囤叔,这么好的主意,你是怎么想到的” “咱族里,嗯,咱们村,这么多人,竟没一家这么想过!” 李满囤闻言哈哈一笑,神色极为得意:“这还是我们家红枣提醒我!” 李满囤将事情经过口述一般,最后总结道:“我家闺女聪明哇!” 整个一无脑女儿吹的嘴脸。 李贵银听完,也是赞叹:“红枣妹子确是聪明!” 李贵林细思一刻,也想透了此前村里无人这样建房的原因——建房不容易,没人会扒房,但也认同红枣小丫头确是个聪慧的。 不说这建房主意,就是平时给他们端茶送水,虽说面上不显热络,但茶水,不论时间还是温度,都恰到好处,一见就知是过了心的。 李贵林不以为红枣的这份妥当是她娘满囤婶教的。如果,他想,满囤婶若有这份能耐,平素在家,也不会为她婆婆和两个妯娌踩成烂泥。 似这种歹竹出好笋的情况,李贵林只能归结为风水轮流转。 晚上,李贵林和他爹李丰收说起白天李满囤建房的事,李丰收听后沉默一刻,方长问道:“你去你满囤叔哪里几天,有什么收获没有?” 收获李贵林知道他爹考他来了。 自满囤叔将制枸杞卖药铺的法子告诉族里后,李贵林想,族人便都疯了似的全上了山,没人再顾及满囤叔建房的事。 本来自己也是要上山摘果子的,独他爹把他叫了去,让他每天来给满囤叔建房。 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他虽和满囤叔差不多的年纪,但以前并不相熟——他是他爹唯一的儿子,李氏一族的长房嫡孙,未来族长,他一直是全族的宠儿,而满囤叔却幼年丧母,打小就沉默寡言,和谁都不亲近。简单的说:他俩的交情不足以让他放弃摘枸杞的巨大利益,即便他家上山的人够,他也可以去没主的山地里摘,何况他家的山还没完全开出来。 所以,李贵林以为,他爹此举必有深意。 李贵林想了一刻,方慢慢道:“满囤叔,为人和我想象的不同。” “他做事极有方法。” 李贵林只说方法,不说主意,是因为他以为主意,是个人都有,而方法,只聪明人才能有。 “我觉得他比满仓叔,”李贵林和自家爹没啥不能说的:“心正。” “有担当!” 其实,李贵林想,他和满仓叔的交情其实更好一些。 但现在,经过了三爷爷分家一事,他觉得满仓叔的作为颇让他失望。他理解满仓叔的选择,但还是觉得不够丈夫——人生在世,只有和自家兄弟争地这一条路吗? 五十六年前,他李家在高庄村可是没有片瓦。 李丰收闻言点点头,又问:“还有吗?” 李贵林想了想道:“很多人,都和我想的不一样。” 李丰收来了兴趣:“那你说说。” “头一个是三爷爷。”李贵林说:“我先以为三爷爷和二爷爷一样,” “管家管的严。” “但这次,满囤叔盖房,满园叔就头天跟着三爷爷,来过一次。” “然后,他再未来过。” “甚至,今早,满囤叔到码头搬东西,族里很多人都去了,满仓叔也去了,只满园叔没去。” “当时,村里人都瞧着呢。” 李丰收叹口气:“你三爷爷气病了。” 李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