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节 (第3/3页)
家就也建一个。 在李满囤彻底花光卖枸杞得来的十三吊钱前,房子终于修好了。 修好的宅子里共有十三间房,包括五间正屋和八间附房。其中,正屋是五间七架梁的砖瓦房,前檐如李满囤的所愿的建了前廊。 五间瓦房,居中做了堂屋,堂屋的后墙靠东开了门。这个天,将门打开,堂屋里便即就进了风,着实凉快。 堂屋两边都是卧室,东西两头的卧室都是单独开门,中间的两间则是由堂屋进去。 四间卧室包括堂屋都打了南炕,但炕洞却都开在北墙外面。北墙和南炕之间的隔墙做了火墙。据说这样做,屋子受热比较均匀,是城里取暖最时兴的做法。 屋里除了炕,还空无一物。李满囤以为家什不急,现要紧的是山上的枸杞。等枸杞卖了钱,什么家什不能置 八间附房,西北两间没门没窗的柴房,现已堆满了一间屋:先宅地里晒干的野草、木工做活剩下来的树皮、碎木,刨花和木屑;东北的四间向阳附屋,最西边的一间做了厨房。紧挨厨房的一间,李满囤准备给红枣做织房,只是里面的十来两的织机,还待来日方长。剩下的两间,李满囤准备做库房,存粮食;东南的附屋放了农具,虽然现仅一卷晒席、两把铁锹和三把镰刀;西南的附屋,则放了制干枸杞用的二十个筛子。现房建好了,李满囤准备再找木工打几个搁筛子的架子放在前廊里留晒枸杞用。 第21章 上梁 上梁 李满囤的房建好了,但想要搬进去住,还得过个上梁的风俗。 上梁是大事,李满囤带着王氏和红枣回了老宅,禀报李高地,并请他挑拣上梁的日子。 李高地听说房子修好了,亲自来看新宅。 前廊、五间主屋、八间附屋,李高地一间间瞧过去,心中慰贴之极cc李高地一辈子就花了六吊钱,盖了六间砖瓦厢房和打了石头围墙,而他儿子李满囤则一气花费十七吊整了套十三间房的宅院。 养儿胜父,此生无憾。 李高地首肯了李满囤的上梁日子,又问:“这饭菜你准备怎么准备” 李满囤:“咱族里现有一百一十九口人,然后算上里正,和其他的亲朋好友,我算了一下一桌八人,得二十桌酒菜。” “我准备照二十五桌来预备。” 李高地点头,长子的账算得清。 李满囤:“菜色,我准备照咱村的规矩,准备八个碗。” “每桌按三斤肉,两条鱼预备。” “一碗红烧肉” “一碗红烧鱼” “一碗蒸腊肉” “一碗同心财余” “一碗韭菜炒鸡蛋” “一碗炸豆腐” “一碗红薯粉” “一碗油渣炒白菜” “这样一桌菜,肉要90文,鱼40文,鸡蛋15文,豆腐5文,红薯粉5文,加上米,面,一桌大概200文。” “二十五桌便是5吊钱。” “一桌还得一坛酒,这酒100文一坛,我得预备30坛。这便是3吊钱。” “这样酒菜一共得8吊钱。” 李满地闻言非常满意,长子不止会算账,人情也分得清,一桌三斤肉,这在村里绝对是上上等了。 红枣在一旁闻言大吃一惊:这房子才盖了十七吊,请客吃饭却要花八吊不过,想起一个半月来族人的帮忙,又觉得理所当然cc似这类挑水,挖地基,夯地,搬石头,运砖之类的活计,红枣是请吃一百碗草头烧鳜鱼也不会做的。 确是要好好感谢族人!红枣想:自家还是要多多赚钱才是正道。 上梁定在八月初三,还有五天的准备时间。 一早,王氏和红枣去磨坊找大汉订鱼。红枣以为大汉一准认识其他打鱼的,所以,宁愿给他赚差价,也不想自家爹娘为省一点钱似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