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细水长流_第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节 (第2/2页)


  想前世的自己活得多么自在。随便一点手机,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资讯。那像现在的女人,想学个家常菜,还要殚心竭虑。
  啧,红枣叹息:有机会,似这种生活小技能,我还是能分享就分享吧。
  傍晚的时候,族人们一个个拖家带口,扛着桌子,搬着长凳,提着篮子,装着碗筷,来吃席了。
  走进院子,随便找块空地,放下自家的饭桌和长凳,男人们便即开始呼朋引伴,找相熟的兄弟坐到一处。女人则在家里男人坐定后,从篮子里拿出自家带来的碗筷给男人送过去。
  村里的风俗,吃席要带两个碗,一个是自己的饭碗,另一个则是桌上装菜的菜碗。
  一张桌子八个人,八个人有八个碗,八个碗装八个菜。这便即就是高庄村“八大碗”的由来。
  女人摆好碗筷后,也领着孩子自找相熟的人坐到一处。
  里正也来了,他只带了两个儿子,没带女眷。李满囤一见,赶紧把里正请到族长和他二哥一桌。里正的两个儿子则自找熟悉的村人一桌。
  人坐齐,便即开始上菜。上菜的人,首先从各桌各收一个碗端进厨房,然后不一会儿,便即将装满了红烧肉的碗端送到各桌。然后再自各桌拿一个碗进厨房。
  不用担心碗会拿错cc庄户人家的碗只县杂货铺一家供货商,别无分号。所以,高庄村家家的碗都一个大小,一个花色(其实没有花色)。
  菜一碗碗端出来,很快,每张桌子上的碗都装了菜。
  菜上齐,李高地站起来致辞。今天于李高地几乎是一个节日。他不但穿了一套新的蓝布衫裤,还把要说的话搁脑海里预演了好几遍。李高地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是我长子满囤新宅上梁的日子。”
  “我先替他谢谢各位乡邻、叔伯兄弟、亲戚朋友来给他上梁。”
  “下面吉时,还请大家观礼。”
  上梁礼有砖瓦师傅主持。
  其实,房已建好,梁已安放到位,只梁下垫了一块木条,以致梁没贴到梁架。所以所谓的“上梁”就是李满囤和砖瓦师傅分站在两个梯子上,一起抽掉木片,是房梁完全地贴到梁架。
  首先祭拜天地。李满囤领着王氏和红枣在师傅的指引下,在王氏准备的“肉”、“鱼”、“鸡”的三牲前磕头。
  接着,是登云梯。砖瓦师傅和李满囤分爬两个竹梯,砖瓦师傅同时还唱:“脚踏云梯一步,
  一元复始,
  万家更新,
  春风堂棣振家声。
  脚踏云梯二步,
  二龙献宝,
  瑞气绕庭,
  庭前降瑞出贤人。
  脚踏云梯三步,
  三元早中,
  名列榜首,
  手攀丹佳占鳌头。
  脚踏云梯四步,
  四时吉庆,
  处处平安,
  安邦定国掌朝纲。
  脚踏云梯五步,
  五子登科,
  书香门第,
  光宗耀祖多神气。
  脚踏云梯六步,
  六位高升,
  金榜提名,
  文臣武将保朝庭。
  脚踏云梯七步,
  七步七财,
  年年发达,
  财源滚滚进主家。
  脚踏云梯八步,
  八仙庆寿,
  寿比南山,
  洪福齐天万年长
  脚踏云梯九步,
  久久富贵,
  天随人意,
  阶前铺金壁镶玉。
  脚踏云梯十步,
  十全十美,
  万福来朝,
  儿孙代代穿紫袍。”
  一步一唱,十步正好站到了房屋的中梁下。
  梁下站好,李满囤摸到了木垫片,师傅方开始唱:“日地吉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