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节 (第2/2页)
啥时候有这果子了?” 孙氏顺手摘下一颗果子,送到嘴里,立刻甜倒了牙。 “唷!”孙氏叫道:“这什么果子,竟然比白糖还甜?” 李贵银道:“不知道,满囤叔给的。” 满囤叔孙氏一愣,问道:“好好的,你摘果子,怎么遇到你满囤叔了?” 李贵银:“我出门摘果子,结果一出门,就遇到三个人问路。” “他们问满囤叔,我就领他们过去了。” “结果,他们一见满囤叔就叫老爷。” “娘,你知道吗?满囤叔得了个庄子,做老爷了。” 孙氏…… “谁做老爷了?”李春山自外面进来,听了半截,便即问李贵银:“刚你说谁做老爷了?” 李贵银一见李春山,立把筐子举到他面前,说道:“爷爷,您瞧,满囤叔给我的果子。” “您认识吗?” 李春山虚着眼睛瞧了瞧,说道:“这是葡萄吧?” “这葡萄可是稀罕东西,只有富贵人家才有。” “哪是你满囤叔能有的?” “真的。”李贵银认真道:“爷爷,满囤叔得了个庄子。” “这葡萄就是庄子里的人送的。” “那庄子里的人还说了,过年的时候要给满囤叔送55只鸡,11头猪,11头羊呢!” “啥?”李春山也惊了:“你说满囤得了个庄子,哪里的庄子?” “庄子说就在村后,叫cc”李贵银回想半天,终想了起来:“好像叫什么老北庄村。” “老北庄,”李春山习惯的拿起烟锅,这是他想事时的习惯:“现是满囤的?” “应该是,”李贵银回想道:“他们一见满囤说就叫老爷,对了,还管红枣叫小姐。” 那是没错的。庄仆称呼庄主一律都是老爷。看来,满囤得了一个庄子是一定的了。 想了一刻,不得要领,李春山把烟锅塞到腰间,丢下一句“饭,你们先吃,我去隔壁问问”,即就去了李高地家。 李高地家正在摆饭,忽见李春山进来,一大家子人立都站了起来。 “哥”,“二伯”,“二爷爷”招呼声中,于氏给李春山在主位上添了一副碗筷。 李高地知道他哥这时候来,一定有事,便主动问道:“哥,你咋来了?” 李春山看到于氏给碗里盛饭,想了想,说道:“有事,等会儿,再说。” “先吃饭。” 听到这话,在屋里的,除了孩子,谁都知道李春山说有事,就一定有事,且事还不小,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所以,这顿午饭,李高地一家吃得很快,即便是最小的李贵吉也在周围气氛的渲染下,埋头猛吃,且没有掉米。 吃完饭,不等女人们收好屋子,李春山便即问道:“满囤,这几日来过没有?” “满囤,”李高地一惊:“他咋了” 屋里其他人,听到“满囤”两个字也是凝神。为了多听一刻,女人们都下意识地放慢了收碗的动作 “没事,”李春山安抚道:“我就问问,你最近啥时候见过满囤” 李高地想了想,方说:“还是节前吧。” “八月十三,他过来送节礼。” “八月十五,”李春山停下点烟动作,撩起了眼皮,瞅着他弟:“你没叫他来吃饭?” 李高地:“没有。” 想想,李高地又道:“我原想叫他来吃晚饭。” “后来,想着他房子刚盖好,家里一堆的事。趁节下得闲,好好歇歇。便即就没叫他。” 李春山一听就明白了,下意识地瞅了于氏一眼,心说:让你不贤,马上有你后悔的。 “你啊,”对着被于氏拿捏得死死的弟弟,李春山无奈地叹一口气,方道:“今儿,我听说,满囤有了一个庄子。” “庄子?”李高地没反应过来:“什么庄子?” 李春山:“据说,就是村西的老北庄。” “满囤得了老北庄。” “老北庄?”李高地终于震惊了:“那庄子不是城里谢家的吗?” “咋成满囤的了?” 李春山:“我也是听说,然后就跑来问你。” “看来,你也不知道。” “不知道,”李高地摇头:“别是弄错了吧?” “谢家,不是旁家,这些年,不说庄子了,就是一亩地也没卖过。” 李春山一想也对,这谢家从来只听说过买田,没听说过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