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细水长流_第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节 (第2/2页)

难––所有的材料都要自己准备,花钱不说,他大哥差不多每天都要跑一趟县城或者别村。一天光路就要跑二三十里,家来还得干活,活还得干得比帮忙的人多,包括满仓和他,也跟着一刻歇不得,甚至,他不想去宅地里帮忙,在村里放松一刻,去河里耍了一会儿,为他二伯看到了,也要被骂一顿。
  李满园实在不想自己建房,他情愿在老宅窝一辈子。
  “所以,我决定了,这家就从这次秋收彻底分开。”
  李满园闻言一惊,求助地看向他娘。
  于氏则想着分开满园也好,分开了,满园才知道爹娘的好处,才不会一心向着岳家。于是,于氏冲李满园摇摇头,示意他先别说话。
  “秋收前,”李高地接着说:”先把住的地方给分了。”
  “五间正房,现满园住的西二间空出来,给满仓住。”
  “贵雨搬出来,住到原来满囤那间。”
  “玉凤呢,就住到原来满仓住的西间。”
  “这样,三间西厢房就空了出来,先给满园住。”
  “秋收过后,满园得闲,就去把那宅地的地基给挖了。”
  “明年一开春,直接就能打围墙,盖房。”
  “这样,明年夏收前,满园就能搬过去住了。”
  李满园……
  钱氏闻言则是惊喜交加,惊的是这分家分得突然,与先前说好的再住几年不一样,喜的则是搬出去后万事由心,再不必看公婆脸色。
  三言两语安排好李满园的建房,李高地又道:“房子分了,粮食也分了,以后这饭也分开吃。”
  “满园,明儿,你就在你住的西厢房南面,打个草棚做厨房。”
  “然后,该添置的家什,也趁早都置好。这样秋收时,也不用手忙脚乱,吃不上饭。”
  “秋收一个月,吃的粮食,我让满仓称给你。”
  “菜园子里的菜,你们也随便吃。但钱家的,你得学着点,别搬出去后吃不上菜。”
  钱氏闻言赶紧答应了个“是”,换来李满园的一瞪眼。
  李满园心中不满:明明搬出去后所有事情都要他来做,他看不惯钱氏那副不做事却还讨好卖乖的嘴脸。
  “后院的三间柴房,也分满园一间。但过冬的柴和草,得满园自己存。”
  “似这样,粮、柴、菜,都有了,满园的日子也就能过了。”
  “这样,明春搬进新房,也不至于吃不上饭,打饥荒。”
  听李高地说完,于氏搁心底合计了一下,便即觉得不错。横竖还在一个屋檐下,儿子满园和孙子贵富,有她看着,吃苦也吃不到哪里去。至于钱氏和金凤,她就不管了,横竖一个不孝,另一个是个赔钱货。
  于是于氏点头道:“满园,你爹这么费心给你安排,你可得识好歹,知道吗?”
  李高地闻言,诧异地看着于氏:他以为于氏会反对,但想到于氏也许是死过一回,想开了,便即点了点头,对李满园道:“既然你娘也同意了,那就这么办吧。”
  李满园眼见他娘也不为他说话,也没有办法,只得垂头丧气道:“我知道了,爹、娘。”
  “我会好好过的。”
  最后一句话已然带上了哭腔。
  第40章 年租改月租
  李高地在家分家的时候, 李满囤一家则聚在油灯下, 研究老北庄的出息。
  听李满囤读完历年账目,红枣首先发表意见:“爹, 咱们庄子每年年底送咱们55只鸡,55只鸭,不合适, 得改。”
  “咱家和谢家不一样,谢家人多地方大,估计100来只鸡鸭,没几天就吃完了。”
  “而咱家就这么大个宅子,得搭多大一个鸡窝?”
  “而且鸡这么多, 聚一块儿,可养不活。”
  “所以, 这鸡的送法得改。”
  “让他们开春送一窝十只鸡来, 咱家养着,还能吃蛋。”
  “立夏送十只鸡来, 咱就把开春那窝下蛋多的留下, 其他的或卖或吃,都好。”
  “然后,立秋,立冬,都一样各送十只。”
  “这样就是四十只鸡。”
  “最后,腊月底,再送十五只, 正好五十五只。”
  “这样,咱家鸡窝里总有鸡,想吃就能吃。”
  “而且,鸡不用凑到一处卖,费工夫不说,还招眼。”
  李满囤一听就赞到:“这主意好。就这么办。”
  红枣闻言当即就笑了,她最喜欢吃鸡了,特别是这个世界的草鸡。这下子,她差不多每月都能吃三只鸡呢。
  李满囤则接着说:“红枣的话提醒了,咱家的十一头猪,咱家留一头杀年猪,也就罢了。”
  “其他十头,我得闲去问问肉铺的掌柜,看他收不收。”
  “一头猪,起码两吊钱。这十头猪,也二十吊钱呢。”
  虽然李满囤认识许掌柜,但他猜想四海楼用的肉都有谢家庄子提供,所以,他就不去讨嫌了。
  “还有这鸡蛋、鸭蛋,”李满囤也得考虑:“每年立夏和冬至,各有1100个鸡蛋、鸭蛋。”
  “这鸡蛋3文一个,鸭蛋,便宜点2文一个,一年2200个鸡蛋,2200个鸭蛋,咱们怎么也吃不完。”
  “也还是得卖。而且,也得分开卖。”
  “鸡,三月开始下蛋,到冬节11月初,是九个月,就让以后一个月送200个鸡蛋、200个鸭蛋,然后立夏和冬节的两个月再多送400个好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