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7章 新学,打破桎梏(中) (第1/2页)
质疑一切旧有的,打破思想的牢笼。 朱允炆说到的这两点,毫无疑问对此时这批学子来说,引起了强烈的不适。 原来脑子里几十年学习到的东西,现在竟然要全部推翻和重新论证! 要把二十年来塑造的学术观全面打碎,才能真正的开始学习新学、接纳新学。 “朕前些日子,发给了你们一本书。” 朱允炆摆手,身后有一个太监便捧着一沓书籍走上前,放到朱允炆面前的桌上。 “书里面的内容,朕要求你们写下观后感,朕这几天也全都看了一遍你们所写的,挑了几本朕很满意的带了过来。” 朱允炆随手抄起一本,“朕发给你们的书都拿出来,翻到第十四页。” 唰唰唰一阵翻书声,这是一篇山西布政使司,关于一座煤矿交割的记述。 “去年年关前,山西有一个地主,想要建一座避暑的院子,就从县里买了一个小山头,想着种点树好在来年夏天的时候,享受些荫凉。 结果,这个地主在山头发现了一个煤矿,其中煤石储量惊人,县里知道后上报给了知府,这座煤矿呢,就被府衙收归国有了,地主买地的钱全部退还,又厚赐了五百两银子。” 朱允炆说到这顿了顿,“朕让你们写观后感,写看法,很多人写的是,这个地主不应该收这五百两银子,只有一个学生写的是:府县失信、府县违法!” 朱允炆一抬头,“谁叫陈冲?” 陈冲腾地一声站了起来,“学生在。” 哦,原来是刚才那个驳斥神学的。 朱允炆心里就又添了一分欣赏,“仔细跟朕说说,府县如何失信、府县又如何违法呢?” “是。” 陈冲拱手,“该赵姓地主以一千五百两纹银买下这座荒山,签了地契,但府县出售后反悔,将购置银退还收回地契,这就是失信。 赵姓地主发现煤矿之时,地契尚在手中,自然所有产出归其所有,府县以区区五百两买下这座煤矿,必是强买强卖,这就是违法!” 在这个时代,大封建的背景下,朱允炆想要建立起涵括全国上下的法律、守信体系是不现实的。 因为朝廷主体要不要涵盖进这个体系中? 如果不涵盖进去,这个体系就是镜花水月,一碰坍塌。 如果涵盖进去,那就会极大动摇朝廷的权威和统治力。 你想要统治天下,首先要让天下怕你! 民不与官斗这是最基本的思想要求。 这时代,天下九成文盲,他们习惯了万事听地方官衙的,他们不会去看大明律和大诰,他们也看不懂,他们只知道官府说什么就是什么,只需要盲从即可。 先商鞅变法,抬木悬金。自此,大秦进入全面依法依信治国的高速快车道,秦国官府也必须做到言而有信,大秦耕战体系若是没有信任做基础,又哪里会在战场上舍命拼死血战呢? 这就是对法令的信任!大秦的军人知道,他们就算战死了,国家也一定会赏下军功田,不会将他曾经立下军功,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