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节 (第2/3页)
的外面有一块空地,地上有不少爆炸和火烧过的痕迹。看来,这儿应该就是他们的试验场了。俞仁想。 俞仁正对着屋外的那片空地想象着,这般少年是怎么样在这儿进行这种危险的试验时,黄瀚已经打开了石屋的大门。几个人走进屋。 屋子很小,只有两间,有一间留着窗。 “这屋子是我们兄弟几个,借用了原来这儿的一间坍塌的石屋,然后重修的。”黄五道。 俞仁举目四望。有一间房里摆放了各种奇怪的木制品,有的做的长长的像一条龙,也有的做的像一头正在奔跑的虎豹,因为外面包了布,便显的更加像。旁边还堆着些木匠用的工具。这些看起来很像后世的游乐园里坐的旋转木马的东西,让俞仁想不明白它们的用途。 另一个房间里,则堆放着各种做成或未做成的烟花和一些散乱的外筒。俞仁注意到,这些烟花虽然制式稍有不同,但是大体的基本都是以直筒形为主,与方才在吴山脚下黄瀚做的那四支基本相同。这些应该就是黄瀚制作的火箭了,俞仁想。 他并不奇怪黄瀚能做出这些东西,因为他知道,我们的古人早就将火药用于战争了。让他吃惊的是,方才他在吴山脚下,听到了两次爆炸。也就是说,这些火箭已经不是一次性点燃的了,而是二节推进的。它们已经很有些现代火箭的雏形了。 “那些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俞仁指着墙角里摆着的那些很像猛兽的木制品问道。 “这些啊!这些是我的一个兄弟帮我做的龙身。我们最初的计划是,仿制我朝洪武年间的那位万户前辈所做的火龙。所以我才让我的一个最要好的兄弟帮我做了这些东西。他们家是做木匠的。 可是,后来我发现。这种式样的东西,人坐在上面实在不太安稳,而且也很不好发射。所以我后来便改用了椅子,于是,这些做好的就丢在这里了。” 俞仁仔细的观察着这些木制品。他发现这些东西居然都做的十分精制,而且也十分牢固。就光从这些东西的做工上看,你便可以知道,这个木匠的手艺一定不简单。当然,这些暂时还不是他所关心的重点。 “那你试验成功过吗?”俞仁问。 第四十一章 放弃火箭 “只有一次,把一个四十多斤的大石块送上了天。”黄瀚兴奋的道。 “飞了多高?”俞仁问的简单而直接。 黄瀚这时的声音小了许多。“大概十几丈高,就掉下来了。” “难得、难得!”俞仁衷心的赞扬道。 “既然这样,那你刚才怎么敢跟徐胖子打那个赌?”俞仁不解的问。 “我最近把前几次试验用的四支烟花改进了一些,装进了更多的火药。我相信,这四支东西,一定比上次的威力要大的多。所以我有信心,他们能把我送到天上去。”黄瀚道。 俞仁点点头。“我有一个问题很想问问你们。你们有谁知道,为什么我们好容易送到天上去的东西,却那么快又落下来了?” 一旁的曹安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公子,您是不是糊涂了。这东西不往地上掉,难道还会往天上飞不成?” 俞仁轻轻拍了一下曹安的肩膀。“你果然很聪明,还真就有东西不是往地上掉,而是往天上飞的!” “什么东西?”众人一起问道。 “孔明灯啊!” “但是,它最终还是要掉下来的呀!”黄五一旁插嘴道。“我看到的所有的孔明灯,最后也都掉下来了。” 俞仁点点头。“你说的很对。那么,你们有谁想过,为什么孔明灯会自己向天上飞,又为什么,最终掉落下来呢?” 这一回,再没有人接口说话了。过了好一会儿,曹安才不解的问俞仁,“公子,咱们要搞懂这个来做什么呢?” 黄瀚抬起头替俞仁回答了曹安的这个问题。“因为,如果我们搞懂了这个,是不是就可以想出一个,让孔明灯永远都不下来的办法。此外,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个大大的孔明灯,让它永不停止的升高,一直把我们带到月亮上去呢?” 俞仁不得不承认,这个黄瀚果然是一个极有科学天份的人。虽然他讲的并不全对,但至少他在俞仁的提醒下,已经把握了一些关键。 俞仁就像一位物理老师,正循循善诱的教导着面前的这一般孩子们。 “你讲的很对。那么,你们想通了孔明灯能够升上天空的原因了吗?” 三个人都不说话了。黄瀚的眉头更是紧锁着。 过了好一会儿,见三人似乎仍然一无结果。俞仁不愿再让他们浪费时间,于是便给他们详细的讲解了什么是空气、什么是密度,以及空气的密度方面的知识。 “孔明灯所以会升起来,是因为它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小于周围的空气,所以便升上去了。这就是浮力的作用。等到灯内的东西烧完,灯内的空气渐渐冷却下来,它们便与周围的空气密度相同了。于是,孔明灯便像其他东西一样,从天上掉下来了。这是重力的作用。” 见三人仍是一副,一知半解的样子。俞仁不得不再做些进一步的解释。 “简单的说,我就拿水来做个例子吧!你如果放一个比水重的东西,如石头到水里,它马上便会沉到水底。要是你放一个比水轻的东西,如棉花。就算你把它放到水底,它也会马上从水下浮上来。这,就是浮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