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家长女_第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节 (第2/2页)

出去。”严其华盯着她,脸上神情晦涩不明。
  严其华会做木匠活,因家里五口人只住着两间房实在太过逼仄,就在胡同口赁了间破屋,略略收拾了下,权作店铺。
  平常接活计做,没活计的时候就做些长条凳或者桌椅等物摆在那里卖。
  一天没有生意是很平常的事儿。
  这话岔,严清怡不好接,便笑笑,“爹歇着,我去厨房。”
  薛氏刚掀开锅往外捞面条。
  面是用白面混着杂粮面擀的,呈现出淡淡的褐色。
  严清怡忙将盛了冷水的铜盆端过来。
  煮熟的面条在冷水里过一下会更加滑爽不粘连。
  过完水,再依次盛到碗里,浇上卤子。
  卤子是长豆角切成碎,下油锅炒熟,加水,等水开打上鸡蛋花,再撒一把青葱末即可。
  待五碗面都浇好卤子,薛氏用木托盘将面端到了院子里。
  严其华已经喝完那半盅酒。
  严青旻跟二弟严青昊则直勾勾地盯着盛肉的盘子,默默地咽口水。
  “看你们俩这出息,” 薛氏又好气又好笑,端起盘子往两人碗里各拨了两块大的,又挑两块给严清怡。
  严清怡伸手遮住碗口,“我不要,不喜欢吃猪头肉。”
  “那你吃猪耳朵,那个没放蒜泥。”薛氏转手将盘子摆在了严其华面前。
  严其华最爱的就是猪头肉当下酒菜,剩下的大半盘子显然都是他的。
  鲁地人爱吃生葱生蒜,有时候没有炒菜,用生葱蘸着黄豆酱也能当菜。
  严清怡不喜欢嘴里那股子蒜味,便往碗里夹了两筷子猪耳朵,顺势将盘子往两个弟弟跟前推了推。
  严青昊感激地看她一眼,大口大口地扒拉着面条吃。
  一家人正吃得香甜,从隔壁院子传来尖利的女子怒骂声,“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你有本事也去卖杏子,一篮卖个十几文,咱也天天吃香的喝辣的……真是胳膊肘往外拐,自己家正经长辈不孝顺,倒是往个外人那里跑得勤快。”
  隔壁住得是严家长房。
  严家祖上曾经富足过,盖了一溜七间青砖瓦房。后来家境中落,青砖瓦房也逐渐破旧了。
  五年前,严家老爷子过世,严家兄弟便分了家,长子一家与老母亲占了中间三间,西边两间给老三一家,严其华行二,则住在东边两间。
  这会儿指桑骂槐的就是长房的大伯母孙氏。
  严清怡默默地低下头。
  也不知谁眼尖瞧见她买了肉,又跑到孙氏跟前挑唆事儿。
  前天她卖杏子得了十几文,就已经拿出一大半买了五斤肋排送到长房,长房家的肉香飘了一整天,祖母吃没吃到她不清楚,反正堂姐跟堂弟们都是满嘴油汪汪的。
  严其华也听到孙氏的叫骂,脸色一沉,用力“啪”拍下桌子,“快点吃,吃完了一起摘杏子,下午再卖上二十文,夜饭还买肉。”
  严青昊跟严青旻都极机灵,大声答应着,一个说要吃红烧肉,一个说想吃酱牛肉。
  严其华道:“行,今儿吃酱牛肉,明儿吃红烧肉。”
  隔壁便传来“哇哇”的哭声。
  薛氏嗔怪地盯着严其华,“说这些有的没的,平白招惹她干什么?”
  严其华扫一眼面前的三个孩子,低声嘟哝着,“分家时,她借着老娘的名头没少往自个家里搜刮东西,还因为院子里有这棵杏树,白白让她三两银子。现在看阿清会赚钱,又开始眼热……腰身跟水桶似的,恨不得横着长,也不撒泡尿照照。她又不是没闺女,有本事让阿芬和阿芳也去卖杏子。”说罢“滋溜滋溜”地喝着小酒。
  严清怡只是冷笑。
  当年,严其华跟孙氏可是搂着睡过的,也曾心肝肉地叫过……
  第3章 重生
  只晃这一会儿神,严其华已经喝完酒,拿筷子挑着碗里面条,稀里哗啦吃了个底儿朝天。
  严清怡也放下筷子,小心翼翼地问:“爹爹什么时候得空,能不能再编几只篮子?不一定用竹篾,用柳条也使得。”
  这顿饭严其华吃得舒心,话回答得便痛快,“行,铺子里还剩下些竹篾,我先编两只,再泡些柳条子,柳条去掉皮才好看。”
  严清怡赔笑道:“辛苦爹了,爹还是照着以前那种样式编,不用太大,能盛下七八只杏子就成。”顿一顿,又讨好地说:“今儿得的钱,想给阿旻买点写字的纸,再给阿昊做件衣裳。”
  严青昊今年九岁,已经开始跟着严其华学木匠,严青旻八岁,严清怡做主,去年送了他到府学胡同的老秀才家中学认字。
  读书才能知事明理,分辩善恶,不至于结交损友被人哄骗了去。
  严清怡眼窝一酸,又想起净心楼那人揶揄又不失爽朗的声音,“七爷不赏,小爷我赏。”
  以前他就是这样的性子,经常捏着她的脸颊道:“阿梅,你想要什么尽管吱声,娘不给你买,哥给你买。”
  她前世的名字叫做罗雁梅。
  他是她一母同胞的二哥,叫做罗雁回。
  他说到做到,但凡市面上有什么吃的用的玩的,只要他看上眼,就会买了送到她房里。
  对她出手大方,对朋友也掏心掏肺。
  可就是曾经跟他称兄道弟的所谓朋友,害得他们罗家家破人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