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节 (第2/3页)
” 马车自贞顺门出宫,拐个弯往东走,不过两刻钟便到了双碾街。双碾街位于照明坊和仁寿坊之间,是京都有名的繁华地段。短短一条街,两边差不多有四五十间铺面,大都是成衣铺绸缎铺还有杂货店。 锦绣阁是座两层楼的店面,门头装饰得雕梁画栋,非常惹眼。 青松正要驾车过去,七爷沉声止住他,“不忙过去,先等一刻钟。” 青松应一声,勒住缰绳,将马车停在街对面。 青柏撩起半边窗帘,锦绣阁的情形便真真切切地落在眼里。 即便在这个寒冷的天气,前往锦绣阁的客人也是络绎不绝,有太太夫人带着闺女去的,也有三两妇人结伴去的,只要从里面出来,手中无一不提着蓝底团花图样的包裹。 七爷盯着外头看两眼,收回目光聊起家常来,“你们两个年纪多大,可曾有妻室?” 青松在外头粗嘎地回答:“小的二十又八,已经成了亲,家里有一儿一女。” 青柏却犹豫会儿才开口,“我比青松大两岁,先前过着刀口上舔血的日子,怕误了人家,没敢成亲。” 七爷听出话音,笑道:“可是有中意的姑娘?” 青柏抬眸,目光迅速地扫过七爷脸庞,七爷神色淡然眸光平和,给人一种安定静谧的感觉。 “算不上是姑娘,”青柏哂笑下,“也已经二十五六岁了,守了十年望门寡,伺候了病重的公爹十年,公爹死了,婆婆容不下她,说她命相凶,克人克己,将她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正要到土地庙上吊,偏巧我经过那边,就认识了。” 七爷轻轻叹一声,“是个苦命的……我过了腊八节就不出宫了,大年初一会去上香,正好有半个多月的空闲,你回去把人娶了吧。好歹有个家,总比一个人孤零零的强。” 青柏眼眶一热,点点头,应道:“谢七爷。” 又过了少许工夫,青松探进头回禀道:“适才一刻钟的工夫,锦绣阁进去十二人,出来九人,手里都拎着包裹,旁边真彩坊进去六人,出来七人,有三人买了东西,四人没买。” 七爷笑道:“看来生意真不错,走吧,进去看看好在哪里。” 青松应声好,娴熟地将马车掉个头,稳稳当当地停在锦绣阁门口。青柏当先跳下车,伸手将七爷扶了下去。 刚进门,就有个三十出头的婆娘迎上来,笑呵呵地问:“两位爷是做衣裳还是选料子,门口这两架子布匹都适合老爷公子们穿,再往里就是姑娘太太们的衣料。” 言外之意,让他俩在门口挑挑,不要往里头惊动女客。 七爷浅笑,“我姓万,找你们掌柜有事。” 婆娘微愣,很快又漾出笑,“爷随意瞧瞧,我们店刚从江南进了一批云锦和妆花缎,都是上好的料子。我这就去回禀掌柜。” 因里面是女客,七爷便只打量面前这两架子布,布料不算多,约莫十一二匹。青柏眼尖,瞧见布匹边上系了布条,随意拽过来一看,见上面写着“府绸,山东历城,鸦青、青莲、雪青、蓝灰四色”等字样。 七爷俯身瞧了瞧,很快明白,笑道:“这是地方小了,所以只摆出一匹做个样子。” 话音刚落,适才那婆娘已经回转身来,笑道:“底下人多眼杂,不便说话,掌柜请两位爷移步上楼。” 说着引了两人往楼梯口走,刚转过弯,另有一身形窈窕的妇人已等在那里。 婆娘福一福退了下去。 二楼是个很大的敞间,一字摆开六架绣花架子,绣娘正低头绣花。最里头有两间单独隔开的屋子,妇人推开左边屋子的门,“万爷请。” 青柏当先进去,四下一打量,见是个账房,不动声色地朝七爷点点头。 七爷慢悠悠地踱步进去,在太师椅上落座,把印章拿出来,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