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节 (第3/3页)
姨母的面儿解开包裹,包裹里面是两件褙子一件袄子以及两条裙子,再无别物。 大姨母点头,笑道:“难得那掌柜一个女流之辈,独力支撑好几家铺子,而且为人慷慨大方,你与她交往也不算失了身份。” 严清怡暗想,自己哪里来得身份,寄居在陆家可以称一声“表姑娘”,等回到济南府,还不是“三妞三妞”地叫。 怎比得了芸娘身份贵重? 严清怡拿着包裹走出正房,见孙婆子仍在院子里等着,猜想她是有事,便将她让到西厢房。 孙婆子从怀里掏出盛了碎碗片的荷包,低声道:“分别找了回春堂和保安堂的大夫看过,回春堂的大夫说时候久了,瞧不真切具体是什么,八成是蛤蚧粉。保安堂的大夫给了准话,说是叫个沉香合,不是什么好物,是用来……”支支吾吾地不好开口。 严清怡虽不知道蛤蚧粉以及沉香合是什么东西,却也猜出几分,脸色一红,“我明白,辛苦大娘了。” 孙婆子笑道:“不辛苦,就是跑个腿,动动口舌,姑娘给的银子没用完,只花费了五钱银子。”说着递过一只银锭子并一角碎银。 严清怡忙道:“大娘收着就是,以后少不得还得麻烦你。” “我进出方便,姑娘有事尽管吩咐,”孙婆子乐呵呵地收了银子,告辞而去。 严清怡盯着那只荷包,紧紧咬住了下唇…… 第79章 翌日, 大姨母把买回来的布料分送给严清怡跟蔡如娇。 严清怡可以自己裁衣,蔡如娇却不能, 少不得又得麻烦柳娘子。而柳娘子另外还得缝制陆致父子的衣衫,见状便有几分不满,私下跟前来送布料的彭姑姑嘀咕,“隔三差五给两位表姑娘做衣裳,这么好的素缎,怕不是要十几两银子一匹?” 彭姑姑笑笑, “那两匹绸子便宜,素缎八两银子,真正贵的是妆花缎,足足十六两。” 柳娘子咋舌, 压低声音, 刚要编排蔡如娇,想起陆家跟蔡家合伙做生意, 每年不知从蔡家得到多少利,便调转话头谈起严姑娘, “说起来太太真是大度, 蔡姑娘也倒罢了, 那位严姑娘住在府里白吃白喝不说, 每月还有二两银子的月例……真是前世修来的好福气。” 彭姑姑摇头, 默了片刻道:“柳娘子不把我当外人, 我也就提点你几句。咱们阖府从江南搬到这人生地不熟的京都, 太太两眼一抹黑谁都不认识, 真正合了那句俗话,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手捧着白花花的银子都送不出去。要不是因为严姑娘,太太能这么快就站稳脚跟?记得有位姓张的太太,九月初头一次在张阁老府邸见时,两眼恨不得长在头顶上,根本就当没看见太太,第二次在淮海侯府里碰到,脸上有了笑,前不久在忠勇伯府里又见到,跟咱们太太亲热得好像亲姊妹似的。昨天在锦绣阁买布匹,掌柜看在咱们太太的面子上给店里客人都让了一分利,客人都给太太道谢。” 柳娘子讶然不已:“还有这一出?” 彭姑姑笑道:“能进得了锦绣阁的,哪可能是小门小户?当时太太不知道有多荣光。严姑娘一个月的花费满打满算差不多十两银子,可给太太带来的好处却是有银子也买不到的。跟你说实话,这位严姑娘不是池中物,单看她交往的那些人,即便不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也不是咱们府里能留住的。先前那些话,柳娘子千万别再提,就是面子上也别显露出来。” 柳娘子喏喏应声好,顿时收起了小觑之心。 严清怡其实也察觉到府里下人们的小心思。 蔡如娇手头活泛,打赏下人大方,动辄就是四分五分的银角子。下人们都喜欢往她跟前凑,帮忙跑个腿打个杂儿,严清怡一是手头没那么多钱,再者,即便打赏也不如蔡如娇手面大,仍是被她比下去,索性干脆不打赏。 反正下人们既不敢克扣她的日常用度,也不敢在她面前嚼舌头根子。 至于背后嘀咕那些,她只当不知道。 此时,她正研了墨准备写信。因怕薛氏惦记,她写信写得勤,不管薛氏回不回信,每隔十天必然要写一封。 写完给薛氏的,又给薛青昊写了封,除去叮嘱他好生学武看好门户之外,还仔细询问了严青旻的情况,信的末尾问他知不知道林栝的住址。 写完两封信,掐算着日子,马上到腊月了,然后又给袁先生写了封,表了表感激之情,并提前给她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