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5节 (第1/3页)
七爷无奈道:“行,要不三月三那天在南溪山庄单独隔出一半供女眷游玩, 另外一半供文人墨客吟诗作词, 兴许能吟出几句传世名句来。” 万皇后点头道好。 七天的工夫转瞬即逝,一眨眼就到了除夕夜。 交泰殿摆设宫宴, 各皇子及众妃嫔都入席吃年夜饭。 七爷熬不住困,不等交子时就退席歇息, 第二日却起得早, 更夫刚敲过五更的梆子, 他就乘坐马车出了神武门。 大年初一, 天才蒙蒙亮, 大街上静寂无人, 只有马车的粼粼前行声, 单调而乏味。 车里生着火盆, 暖洋洋的。小郑子因守夜而睡得晚,蜷缩在车厢一角,头像小鸡啄米般一点一点。 七爷却极是精神。 他穿了件青莲色绣金色莲纹团花直缀,披了件大红色棉绫白狐狸里子的氅衣,头上难得地束着八宝珍珠簪缨金冠,珍珠的光泽呼应着大红色氅衣,映衬着他的脸色清白如皎月。 马车穿过德胜门大街,走不多远,便到了护国寺。 护国寺是前朝修建的,本名叫做大隆善护国寺,人们嫌名字太长,便直呼护国寺三字。从五年前开始,七爷每年的正月初一都会来此上头炷香。 天色尚早,护国寺山门未开,但门口已经有了十数位等待上香的人。 马车一停,小郑子就醒了,先替七爷拢紧氅衣,将手炉交给七爷捂着,随后紧了紧自己身上的斗篷当先跳下马车,伸手将七爷搀了下来。 随在车后身穿禁军服饰的六个侍卫无声无息地上前,将七爷护在中间。 小郑子叩响护国寺角门,出来个身穿茶褐色僧衣的和尚,恭敬地将众人迎了进去。 行至大雄宝殿,穿着大红绣金线经文袈裟的方丈双手合十,呼一声“阿弥陀佛”,笑道:“七爷年年来烧这头一炷香,可见七爷心诚,必得佛祖护佑。” 七爷笑笑,低声道:“有劳方丈。”自小沙弥手里接过三支香,用大拇指及食指将香夹住,举止齐心口处,再高举至眉齐,复回至胸前,低低唤声,“南无阿弥陀佛”,将香插进佛像前的香炉内。 旁边另有和尚低声念着经文。 七爷屈膝跪在蒲团上拜了三拜,待得经声停,才起身,又念声“阿弥陀佛”。 这头炷香就算敬完了。 方丈照例问道:“七爷要不要求支签卜算一下?” 七爷本想拒绝,思量数息改了主意,“好”,伸手取过签筒摇几下,取出一支,“我问姻缘。” 方丈正要伸手去接,七爷笑道:“不必解了,我自己看看便罢”,展开签文大略扫了眼。 自大雄宝殿出来,小沙弥将七爷引至后殿一间静室,奉上茶水,恭敬地道:“早餐在卯正一刻,施主略作歇息。” 七爷含笑点头,取过案几上一册经书,靠着迎枕上随意地翻着。 门外传来了清脆的晨钟声,接着悠长旷远的诵经声响起。 是到了早课时分。 七爷静心听得片刻,默默思量起适才抽到的竹签,签文是“随缘”两字,解语是“花开堪折只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面前不由又浮现出那张灵动而俏丽的小脸,黑亮的双眸染着笑意,仿似五月枝头上盛开的石榴花,灿烂夺目。 七爷在护国寺烧头香吃素斋,皇宫里正举行大朝会。 康顺帝在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万皇后则在坤宁宫接受外命妇跪拜。 等到冗长繁琐的朝拜结束,京都中有头有脸的人家都知道了三月三要在南溪山庄举办桃花会,而且康顺帝跟万皇后也会出席。 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大姨母也听说了。 可外头会文的帖子好办,里面女眷赏花的请帖却难求。为保证帝后安全,礼部准备的帖子是有数的,总共六十六张。 而京都单是勋贵权臣都不只这个数。 一时桃花会的请帖炙手可热,很多人捧着白花花的银子都求不到帖子。 大姨母私下跟陆致嘀咕,“能不能求恩师通融一二,我带阿娇她们去见见世面,就算见不到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