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_古代群穿生活 第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代群穿生活 第39节 (第1/2页)

再说他也没念过书。
  但二郎和三郎就不同了,尤其是三郎,他当初背三字经费了老大的劲儿了,还经常背了前面忘了后面的。如今看看他嫂子,上个月他们离开前,他二嫂啥都不会。才隔了一个月,这就变天了?
  三郎不敢置信的瞪圆了眼睛,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脱口而出:“会背还不算完,得会写。”
  一听这话,二郎毫不犹豫的抬手拍了他一下:“有吃的还堵不住你的嘴?把你这话跟虎头说一说,他能哭得村口都听到!”
  也是哦,不能要求太高了。
  其实,三郎也没别的意思,这会儿就有些后悔自己嘴快了,刚想道歉,就看到他二嫂冲了出去:“呃……不是……”
  然后又冲了回去。
  赵桂枝手里拿了一个装了半碗水的饭碗,重新坐回二郎身边,拿手指沾了沾水:“二郎你看看,我这么写对不对。”
  她用事实证明,不光会背了,还会写了。
  当然,丑是必然丑的,哪怕没用毛笔,那她的字也是相当得丑。非但丑,还是典型的小学生字体,幼稚得很。
  但是……
  一口气将五句话都写了下来,赵桂枝两眼晶晶亮的看着二郎:“我写得对不对?你刚才有看到吗?”
  沾水的字是会消失的,但二郎确实都有看到。
  “全对。”但有几个字比划顺序错得离谱,写字活像是在画画,碰上比划多的字就会写得无比之大,而且从左往右横着写,到底是什么离谱的书写方式?
  二郎心中很有多想要说的,这要是他面对的是三郎或者虎头,一早就说出来了。可他面对的是自己的媳妇儿,这话就有些不太好说了。
  略一迟疑,二郎冲着赵桂枝竖起了大拇指:“你是我见过读书天赋最好的人。”
  他边说这话边抬起右脚,猛得踩了一下三郎的脚背。
  “咳咳咳咳!”三郎连连咳嗽。
  江父又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无比嫌弃的抬起头:“喝口汤都能被呛着?虎头都没你那么笨!”
  三郎不服气,他咳完后反驳道:“虎头哪里比我好了?他吃个素肉都能咬着自己的舌头!”
  “呃……爹,二郎三郎你们回来了。”大嫂薛氏拿着一个小布包,满脸尴尬的站在堂屋门口。
  很显然,通过她的表情就能清晰得看出,她听到了三郎那话。
  江父还沉浸在骂儿子的阶段,只冲着大儿媳妇点了点头,随后一巴掌糊在了三郎的后脑勺:“你可真有出息啊!行行,你跟虎头一样,行了吧?虎头五岁吃饭咬舌头,你十五岁喝汤呛着,可以啊江叔廉!”
  赵桂枝露出了茫然的表情。
  ……江书奁?所以三郎是用书包命名的?那怎么不叫书架呢?听着就比书奁大气。
  又一会儿后,江母也回来了。
  赵桂枝作为儿媳妇,不好直接问公公接下来是怎么打算的,她只能尽职尽责的将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家里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但江母却不同了,她看到二郎和三郎并不惊讶,毕竟镇学放假的时间是固定的。可看到江父时,她却是直接问了出来。
  于是,大家就知道了。
  江父是特地赶回来帮忙的,当然这也是因为大郎寻的活儿还是很靠谱的,又是跟人跑船,他跟不跟无所谓。就想着先回村里,等帮他大哥家盖完房子后,差不多也该到农忙时节了。
  “……也是我年岁大了,码头边的棚子漏风,半夜里总是腰疼腿疼的。想着不给大郎添麻烦了,就索性先回来了。”
  “那就别去了,孩子们都大了,三郎不也准备明年寻个活儿贴补家用吗?”江母还是很心疼江父的,当下就给这事儿定了性儿。
  本来嘛,去码头找零工肯定是当苦力的,加上那边只有棚子住,天热了蚊子多,天不热夜里风又大,还吃不好,确实不如回家。哪怕回家也要干活,起码睡得好吃得好啊!
  江母想起昨天赵桂枝拿回家的排骨还剩下一半,立马道:“桂枝,剩下的排骨今晚都煮了吧。”
  “做个排骨汤怎么样?多放点儿萝卜,我再烙点儿饼子,成不?”赵桂枝很快就有了成算。
  不等江母开口,江父先道:“那再拿点儿下饭菜,你上次给我送去的下饭菜,味儿太好了,我吃了一次就舍不得吃了。后来,大郎上岸时,我就把那一坛子都给了他。”
  要不怎么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呢?
  江父这话差点儿把赵桂枝的眼泪逼出来,她又想她妈了。
  “下饭菜家里很多,我还打算这两天再做一些,给大伯娘送去。”赵桂枝低着头,语速略有些快的说道。
  幸好,其他人的注意力并不放在她身上,她稍后又借口去忙活儿,很快就离开了堂屋。
  二郎走到灶屋里,看到的就是她呆呆的坐在灶膛前:“怎么了?你又打不着火了?”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赵桂枝早就学会打火了,毕竟这原本也没什么技术可言,幼娘多教了几遍后,她就会了。非但如此,她还知道有时候可以留点儿火星子,像午饭做完了,不要把火彻底熄灭,等回头要用了,拿小棍子拨开就成。
  “不是……”赵桂枝声音闷闷的说。
  “那是怎么了?你想去念书?那过两天再跟幼娘换吧。”二郎能察觉到小媳妇的心情不好,但说真的,他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好在,赵桂枝并不是那种需要别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