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代群穿生活 第73节 (第1/3页)
没给二郎缓冲的机会,她又道:“可惜了娘一心盼着她也跟着嫁进门,她爷爷后来又给她寻了一门亲事,就是那个跟咱们娘一个姓氏的小货郎。以前家里也曾富贵过,只是后来败落了。如今周老爷应允了这门婚事,前提是小货郎要做周家的上门女婿。” “还有啊,那位周大小姐说咱们奶像极了她死去的亲奶奶,愣是在临走前认了干奶奶,还准备等成亲时,邀请咱们奶奶去坐上座喝喜酒。” “对了,我家把我的嫁妆也送来了,我看了一下,其中有一箱子书,我拿了两本简单的给了虎头,你回头也瞧瞧有没有你要的。” 赵桂枝觉得应该都说全了,满意的点点头,盛出了饭菜,准备全家一起吃午饭。 呃,江奶奶不吃了,她已经躲屋里睡午觉去了。 三郎也……大概也不用? 她不太确定的探头问道:“三郎,午饭你还吃吗?”二郎刚才是稍稍垫了垫肚子,三郎却是硬生生的把自己吃撑了,应该不用了吧? 被江母撵得哇哇乱叫的三郎,抽空回了一句:“吃!就算我不吃也得陪着啊!” 江家还是有自己的规矩的,譬如说,开饭时全家都要在。以及吃完饭并不会立刻离开桌,而是坐在旁边等着全家都吃完。当然,如果是农忙时节,自是例外的,忙都忙不过来了,谁也不会在意这些。 还有就是,江奶奶也是个特例,在这个家里,没人敢管她。 三郎觉得自己做得特别对,再说他都绕着院坝跑了好几圈了,他觉得他还能吃点儿。 江母听了这话,也不撵他了,只插着腰挥舞着门捎:“你现在立刻给我去菜园子里,把那几个大冬瓜都给我搬回来!再去你大伯家,跟他们说家里缺冬瓜,扛几个过来。” “啥?”三郎被震住了。 “丰收他娘!出来!”江母吼完三郎,就把隔房的侄媳喊出来了,“桂枝做的那个啥啥田螺,你盛一盆拿回去,就当是添个菜了。” 大堂嫂欢欢喜喜的奔出来:“好嘞!我下午还来帮忙啊!” 刚才那一小碗一点儿不过瘾,她中午一定要吃个够! 赵桂枝已经匀了一大盆辣卤田螺出来,大堂嫂道了谢,说吃过饭就送来,随后端着大盆子满脸兴奋的走了。 等她走下院坝才想起三郎这个倒霉孩子,忙高声喊:“我家冬瓜有的是!我给你挑几只个头大的!” 虽然不知道江母怎么突然跟冬瓜较上劲儿了,但拿冬瓜换那么好吃的田螺啊,大堂嫂深以为这买卖值! 灶屋里,赵桂枝也将自家中午的饭菜盛出来了,边盛边说:“娘就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好人啊!” 二郎已经从“赵桂香”变成“周大小姐”的事情中缓过来了,闻言却倍感新鲜:“为何这么说?” “因为冬瓜是我要的。” 第59章 为了处理江母从钱家村收来的两大桶田螺,当天下午,大堂嫂不止自己过来了,还喊了两个妯娌一起来帮忙。 那两人满脸的喜笑颜开,看着竟不像是来干活的,倒像是…… 来聚餐的? 噢,懂了。 两大木桶的田螺呢!那还不是小桶,而是能把虎头整个儿塞进去的大木桶。真要收拾干净,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呢! 赵桂枝喜欢做吃的是真的,但她的确不喜欢处理这些事儿。搁在她上辈子,那是买条鱼都要让小贩现杀好的,买块猪五花都能叫人搅好的。 眼下当然没有了上辈子的便利,但有人帮忙自是再好不过了。 就连江母都没话说了,只叮嘱赵桂枝晚间再盛出一盆,让人带回家去添个菜。毕竟,就算是亲戚好了,都分家那么多年了,总不好叫人白干活。 吩咐完这些话,江母就走了,她也忙啊,要赶在不出摊的日子把能提前干完的活儿都干完。再就是,薛氏的月份也大了,是还没到生产的时候,但确实不能再做那些肩挑手提的活儿了。等再过两月,怕是就该生产了,到时候还得伺候月子,她就盘算着,能多干一些是一些吧。 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