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古代群穿生活 第78节 (第3/3页)
什么,只是表示要先面见一下,看情况再决定收不收这个学生。 饶是如此,也把江母给激动坏了。 又是忙着拿布做衣裳,又是开始备下传统的四样礼,然后就是去镇上给二郎送过去。 赵桂枝目睹她忙里忙外的一通瞎忙,再度提醒:“我小……小叔啊!娘你不要试试看吗?” “当然是先紧着好的,要是这头没过,再去找你表叔。” 这个说法就有点儿伤人了,赵桂枝深以为,一个经年老秀才怎么能跟她小舅比呢?人家上辈子可是全国知名院校里的教授啊! 老秀才他要是能耐,他就不得早就成了举人、进士了?折腾了那么久还是个秀才,不就证明了他不行吗? 但江母要试,赵桂枝也没法子,她只要求一点,把她也带上。 出门那天是个难得的大晴天,天气很好,就是大清早的还是有些冷。婆媳俩是搭了豆腐坊的牛车进镇的,好处是不用走路了,坏处是这起得也忒早了。 许久没来镇上了,赵桂枝看啥都很稀奇。 依着原计划,婆媳俩是准备径直去找江二郎,然后由他亲自去拜见先生的。这个计划当然是没错的,江二郎都多大的人了,怎么可能由老娘和媳妇陪同一起去呢? 但计划没赶上变化。 在去学堂的路上,婆媳俩路过了一个茶馆。 不是那种高大上的茶楼,而是一个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茶馆,外头还挂着一枚铜钱。赵桂枝不懂这个意思,江母倒是知晓一些,只道那是说一文钱就能喝茶的地方,也就是不入流的茶馆。 “……大郎和他爹就喜欢这种地儿,一文钱就能到一大碗的凉茶,两文钱就能买一盘点心,能顶饿的那种大块米糕。”江母随口解释道。 赵桂枝瞅了一眼,发现茶客果然是以干各种体力活为主的壮年人。 再一看,她麻了。 “却说那关公战秦琼……”茶馆里有一人站在搭起来的台子上,一手扇子一手茶碗,唾沫横飞的说着书。 “走啊!你愣着干啥?”江母见赵桂枝突然不动弹了,诧异的瞥了她一眼,还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咋了?你也想喝茶?前头有凉茶摊子,还有卖豆腐脑的,咱们上那儿坐会儿。” 横竖眼下时间也还早,哪怕拜访老秀才,也没得说大清早就上门的。 江母很淡定的喊上赵桂枝往前头小摊上坐一坐,她还准备趁机考察一下别人是怎么做买卖的。这开小食铺子太费本钱了,但假如说搭个摊子什么的,再准备一些桌椅,那样就还成,可以考虑一下。 结果,赵桂枝木着脸对她说:“娘,里头那个说书的,好像就是我小……小表叔。” 她小舅啊,上辈子那个知名大学的教授小舅啊,哪怕骤然年轻了二十岁,但总体模样还是没什么变化的,起码赵桂枝是认出来了。 正因为认识,她才彻底傻了眼。 江母更是僵硬的扭动脖颈,看着旁边这家不入流的小茶馆里,那个唾沫横飞、说得正起劲儿的说书人,她仿佛遭到了灵魂重击。 第64章 赵桂枝这么一句话下去,江母灵魂都要出窍了。 她不敢置信的看着里头兴致高昂的说书人,再看看周围那些高声喝彩的食客们,最终就目光定格在了身边的倒霉儿媳妇脸上。 “你你你……” 赵桂枝懂,她也觉得自己这次真的是太不靠谱了。可再一想,这事儿好像也怪不到她头上来吧? 天知道她小舅是抽了哪门子的疯,要知道,她对她小舅的印象永远都是教导主任的形象。哪怕她终于从大学毕业了,每次逢年过节碰上她小舅时,还是会本能的感到心颤。 一本正经、看着就不好惹的老学究啊! 这不就是学渣最害怕的人设吗? 也因此,亲戚家里的所有孩子之中,她最同情的就是她家小老弟了。学渣不是问题,可怕的是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结果却生出了个学渣本渣,那简直就是连借口都寻不到了。 试想想,赵桂枝虽然没考上知名大学,可她爸妈连大学都没上过呀!反过来说,小老弟的爸妈…… 比惨,二傻子就没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