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_古代群穿生活 第9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古代群穿生活 第94节 (第3/3页)

,江家距离村口是有挺长一段距离的,这大坳子村的地盘原就不算小,江家又是靠近村尾那块的,依着赵桂枝平日里懒散的性子,陈屠夫是准备直接送她到家门口下车的。结果这会儿,赵桂枝已经干脆利索的下了牛车,跑去跟村里其他人吹牛打屁。
  江母跟前是围了不少人,但多半是以年岁大的婶子大娘为主的。而赵桂枝这边却是以小媳妇儿为主的,偶也有大姑娘凑到她跟前来,那含羞带怯的眼神,看得她毛骨悚然,整个儿就是一激灵。
  好在,赵桂枝就算继承了她奶奶的自信风采,也不至于这么离谱。
  她在村里的人缘倒是真不坏,主要是去年下半年,因为摆摊和做糖的缘故,江家在村里收了不少东西。江母因为要经常的外出摆摊,哪怕不出摊的日子她也是要进山里打猪草的,极少留在家里。因此,很多东西送到了江家后,都是赵桂枝出面收东西外加结账的。
  村里人为了能给家里添些进账,对赵桂枝别提有多热情了。反正热情到最后,她算是怕了,直接将这活儿交给了江大伯娘。
  定了个收购价,再定个需要的总量,假如江大伯娘有本事将收购价压低,那中间的差价就算是她赚的。
  可就算是那个时候,赵桂枝也没发现村里的大姑娘会用含羞带怯的眼神看着她。
  还不止呢,这年头未出阁的姑娘家,甭管怎么说都是要脸面的,眼神已经是最大的表现了,再多是绝对不可能有的。
  可那些已经嫁人甚至生过娃儿的嫂子们就不同了,一张嘴就问赵桂枝关于三郎的亲事。
  于是,赵桂枝就明白了。
  “看大嫂子们说的,我们家谁主事,还不是明摆着的吗?我啊,在家里连半句话都说不上的,更别说关系到三郎的亲事了!有啥想问的,还是得看我婆婆的意思。”
  赵桂枝三两句的把锅甩给了江母,生怕村里人不信,她又道:“在我家里,我婆婆、太婆婆都是顶顶能耐的人,大嫂也十分得厉害。我就不成了,我说话不管用!”
  被江家族老拽过去问候的江二郎,冷不丁的听到了赵桂枝这话,一个没忍住就往这头看了过来。
  可惜,赵桂枝毫无察觉:“真的呀!我骗你们干什么?那我又不是家里的长嫂,上头既有婆婆又有太婆婆,家里哪儿会有我说话的份儿?……你说我挣的钱啊?我不拿钱,平日里做的也是灶上的活儿,出去摆摊哪一回不是我婆婆跟着的?后来几次,她都不让我去了,挣的钱自然也是由她收着的。”
  摆摊啊,这要是春秋两季真还不错,但冬天就太难熬了。
  要不是因为去庙会想要蹲守到人,赵桂枝连庙会都不会去。当然,她也就是去了没几趟,确定了尤神婆是自己要找的人,以及没有她妈的消息后,她就又躺平了。
  至于年前的摆摊,她才不去,打死也不去,就算江母拽着虎头来到她那屋的窗台底下,把虎头打得嗷嗷大哭,她还是不出门。
  大冷的天呢,待在家里睡懒觉不好吗?就算要干活好了,冬天待在灶屋里干活,那还是很舒服的。
  可惜,村里人不知道真相,听赵桂枝说得有板有眼的,再联想到江母在村里的名声,自然选择了相信。
  等仨人好不容易寻了借口回到家里时,江母的名声已经被赵桂枝搞砸了。
  江母又不傻,加上赵桂枝说话压根就没想着要避着她,她逮着空就训道:“你又乱讲我的坏话!我啥时候拿你的钱了?摆摊还有做糖得的钱,我不是都给你了吗?少了那些不是收了东西?油盐酱醋不得花钱?你你你……”
  “回头我就给你。”赵桂枝一句话下去,直接把江母给噎死了。
  考虑到家里还有差人在,再说二郎考上秀才那是大喜事儿,江母决定先忍了,回头再跟赵桂枝好好掰扯掰扯。
  见他们回来了,幼娘简直就是两眼放光:“娘!爹和大哥嫌弃我做的饭菜不好吃。奶也是,说我跟二嫂学了一年的饭,就跟虎头读了一年的书一样,白折腾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