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_古代群穿生活 第9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古代群穿生活 第99节 (第3/3页)

 不得不说,当了几十年的夫妻还是很有用的。江父往日里不常开口,但只要他一开口,江母还是很给他面子的,更别提他这些话句句在理。
  “行吧,二郎你说……三郎你给我闭嘴!”
  最后那话,江母甚至带上了咬牙切齿的滋味。
  三郎伸手捂住了嘴巴,他就觉得吧,虎头只是有可能会被秋后算账,但他本人一定先完蛋。
  只这般,二郎又将他去找孟娘时,对方私底下透露的那些事情说了出来。
  确实,孟娘跟秀娘说的时候是保留了很多事情的,谈不上说谎,但也的确没说实话。
  孟娘跟婆家的关系十分得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已经彻底恶化了。她婆家是镇上的小康人家,有祖传的宅子,也有铺子,自家开了个杂货铺,又赁个铺子出去。非要说的话,就相当于是刘童生那个阶层的,差不离的感觉。
  只不过,刘童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加上他这人物欲比较低,除了喜欢到处晃悠跟人吹牛皮外,真没旁的什么爱好了。哪怕是原身好了,也只是喜欢闷在家里看书写字,并没有任何烧钱的爱好。
  钱多人少还不爱花销,刘家论富裕程度肯定是超过孟娘的婆家,不过两家确实属于一个阶层的,只是孟娘嫁的是那家的幺儿。
  幺儿受宠是不假,可没什么担当也是真的。
  那家是开杂货铺的,这种小买卖人家更是需要人手,不舍得雇人的结果就是全家一起上阵。
  但家里也是需要人来操持的。
  据孟娘所说,她婆婆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任何人想要花钱都要找她婆婆要。但这只是明面上的说法,实际上因为公公早逝的缘故,像进货送货这些事儿,都是由她夫婿的三个哥哥在做的。而嫂子们,也经常去铺子里帮忙,都是能接触到杂货和钱的。
  要知道,像这种小杂货铺子,肯定不能是敲死的定价,加上管理不一定足够严谨,卖出的东西也不会每一笔都记账。再加上不少东西还是打称算份量的,想要偷摸着搂点儿钱,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孟娘也想插手铺子里的事儿,但她没这个能耐。
  全家都在忙活,家务事总得有人来做吧?镇上的人家倒是不用下地干活,可洗衣做饭打扫这些活儿,却也谈不上轻省。
  偏生,婆家那头认为她是乡下地头来的,那肯定是干活的一把好手,直接将除了灶上的活儿之外的所有事情,都交给了她。
  是的,灶上的活儿除外。
  这还不是明摆着怕她偷吃吗?三个嫂子每天轮流回家做饭,当然也是排了班去杂货铺帮忙做事的。只她一人“闲着”,像洗衣洒扫甚至照顾孩子的事儿,不都留给她了吗?
  就这样,每次婆婆和嫂子们派活儿给她时,都是一副“你赚大了”的模样。
  又因为全家只有她一个来自于乡下,没嫁妆不说,连娘家人都不认她了。婆家人仿佛吃定了她一般,半点儿不在意她吃苦受罪,横竖她肯定跑不了,也不敢跑。
  “……大概就是这样吧,她上午边说边哭,说的有些颠三倒四的。好像还说,嫂子们一生气就爱往娘家跑,只她不能,所以婆婆每次都折腾她。”二郎眉头紧皱,尽管他不认为自己应该为了这个大姐留在孝义镇,可单纯听她的说法,她婆家人确实欺人太甚。
  不想,江母却翻了个大白眼。
  “瞎编的吧?不是我说你啊,二郎你也不小了,不能什么人的话都信。你忘了她当初是怎么编排咱们家的?”
  二郎沉默了。
  江父则啪嗒啪嗒的抽起了旱烟杆子,江大郎也是满脸的铁青。
  看他们这副样子,赵桂枝就知道这里头另有文章,有心想问个清楚,又生生的忍下来了,决定稍晚些时候单独问二郎。
  哪知,三郎却是个不会看人脸色的,眼见先前那事儿已经翻篇了,他一个嘴瓢就问:“咋编排咱们家的啊?我怎么不记得了?”
  “你个猪脑子能记得啥?”江母本来就在气头上,闻言直接开骂,“一天天的脑子里也不知道在想些啥,正事儿是半点儿不干,成天就知道吃吃吃!你是猪吗?人家猪养大了还能出栏卖钱,你能干嘛?你连个媳妇儿都讨不上!”
  呃……
  虾仁猪心啊!
  三郎当场认怂,缩着脖子不吭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