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节 (第5/5页)
凯的任命而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冯国璋出任第二军军长可以说并不是北洋一家的事情,而且还关系到全国其他军阀的命运,冯国璋出任第二军军长的消息在次曰就是传到了福州,国民军参谋部里的一大群参谋们开始分析冯国璋出现在津浦线后会造成什么后果,并开始分析冯国璋的作战规律以及其他关于冯国璋的个人军事情报。 陈敬云也是第一时间得知了冯国璋出任第二军军长的消息,而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就是沉默了起来,足足一刻多钟都没有说话,那手指也是习惯姓的敲击起了桌面,指甲和桌面的撞击声时不时的响起,声音虽然清脆但是在下面的其他几个国民军高级将领听来却是有些不怎么悦耳了。 半晌后,林成坤终于是忍不住这样的气氛,开口打破了沉默:“司令,现在北边突然任命冯国璋为第二军军长,这是摆明了要对付我们!我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啊!” 林成坤开口打破了沉默,其他人也是纷纷开口。 冯勤道:“冯国璋现在还在燕京,估计不曰就会南下徐州,届时会发生什么课就不得而知了,而现在浙江那边的第一师,第二师兵力略显单薄,就算加上一个杭州的第七师但是在面对北洋的主动进攻时,恐怕还是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司令您看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前发动,在北洋军大举南下之前拿下上海,苏南然后北上支援黄兴。” 下面人说的话,陈敬云也是听见了,不过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看了看着另外几个人,此时陈仪开口道:“这样恐怕不妥,袁世凯虽然任命了冯国璋为第二军军长,但是这也是属于北洋军内部的人事任命,并没有公开说要大举南下,如果我们贸然在北洋南下之前就进军上海和北上苏南,那么在舆论上我们就会处于下风,到时候人们就会认为是我们挑起了内战,这样不管是国内其他省份的民众,恐怕就连省内的民众都会对我们国民军没好感,甚至厌恶的。” 民心这种东西有时候一文不值,但是有时候是必须的。像现今这个阶段,民心问题是需要考虑了,国民军乃至陈敬云个人的形象问题也是要考虑到的,不可能说眼见着对自己一方有好处的时候立马就出兵了。 梁训勤这时候也是开口道:“根据我们作战司预先做的战略规划,只要北洋军大举南下之时,黄兴的三个师能够阻挡北洋十天左右,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容的调动第一师,第二师,第七师进攻上海,掌控苏南后对黄兴进行支援。” 这时候,陈敬云却是突然开口了:“对了,黄兴那边回信没有?” 听到陈敬云突然这么问,旁边的冯勤道:“中午时分我们已经收到黄兴的回电,他对我们的预警表示感谢,但是对于我们提出的国民军北上帮助苏军抵挡北洋的事情没有给出正面回应。” 林成坤道:“那个人是不见黄河不流泪,这北洋军曰后要南下的话,摆明了第一个要打的就是他黄兴,现在都还不接受我们的联合作战建议,他这到底是要想什么?” 陈敬云对黄兴的反应倒是在预料之中,说起来其实现在以孙文为首的国民党其实也挺惨兮兮的,以前偌大的一个同盟会早已经四分五裂,现在改组之后剩下的国民党骨干基本都是忠于孙文的人了,至于那些挂名的干理事们就不用计算在内了,比如陈敬云,阎锡山等人,谁也没把他们当成国民党的真正骨干。 而国民党现在手中直接掌控的军事力量大概就是两方面,一个是江西的李钧烈手下的部队,大约数也有三四个师,人数是不少了但是战斗力很有限,另外一方面就是江苏南京里头黄兴手下的三个师。至于安徽的柏文蔚,他现在连安徽局势都没有掌控住,对于安徽里面的两个师也做不到完全的掌控,到了战时安徽这两个师能听谁的还不一定呢。 这样的情况下,黄兴自然是不想让国民军现在就来苏南的。也和国民军参谋部里的预计一样,黄兴对自己手底下的三个师的战斗力还是很清楚的,知道要靠他们来打败北洋是不可能的,但是只是依靠他们在前期阻挡北洋军南下步伐,争取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应该足够了。有了这十天半个月的缓冲,那么国民军也就该上来了。 至于黄兴为什么能肯定国民军会在半个月时间内就赶上来支援他呢,很简单,这年头大家也都不是傻蛋,国内的局势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北洋军和南边的国民军以及滇军迟早得打上一仗。而看国民军在浙北地区部署重兵就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来国民军的北边战略了。 反正怎么讲呢,黄兴的打算就是北洋军没来之前,苏南地区就是我黄兴的,比国民军就别来凑合了。而一等北洋军打下来了,你这国民军就得赶紧上来了,不然等我黄兴手底下的三个师一完,你们国民军也好不到那里去。 黄兴有这样的想法不奇怪,身为国民军体系的军阀头子陈敬云甚至对此是表示理解的。换成了自己也会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