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节 (第3/4页)
明明,神现活现的小勇,心里暖洋洋的。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相知相守,谁也不能把我们分开。 没多久,皇帝派来的锦衣卫到了辽王府,指名要辽王带着三位哥儿听圣旨。邵太妃满怀忧虑,青雀也微微皱眉,阿原浅笑,“放心啦,无事。”带着小聪、小明、小勇去了正殿。 “圣上口谕,请辽王殿下带聪哥儿、明哥儿、勇哥儿,速速进京。”锦衣卫首领客气又强硬,“殿下请吧,圣上有旨意,不可耽搁。” 阿原缓缓问道:“我的母妃、王妃,可否一同进京?” 锦衣卫干脆的拒绝了,“不可。殿下,圣谕如此,下官也没法子,请殿下带着三位哥儿,速速起程。” 小聪聪依旧肃容站着,小明明慢吞吞的诉苦,“三弟很调皮的,只有娘能管的了他。”仿佛为了印证小明明的话是如何正确,方才还很安静的小勇忽然顿足大怒,“我要娘,我要娘!” 锦衣卫唬了一跳。勇哥儿长的这般秀美,比小姑娘还安静好看呢,闹起来却是这样!见小勇闹个不休,他踌躇着想过去哄,才蹲□子凑上前,就被小勇毫不客气的扬手打上脸,生疼生疼的。 “你才几岁呀,这么大力气!”锦衣卫捂着脸,纳闷的不行。 “烦你回报圣上,恐怕我不能从命。”辽王静静看着锦衣卫,“犬子尚小,离不得亲娘。” “我虽大了些,也离不得亲娘。”小聪聪挺身而出,郑重宣布。 “我也一样,离不开我娘。”小明明跟着向前一步,慢条斯理的说道。 “我要娘,我要娘!”小勇顿足大哭,没完没了。 “辽王殿下是要抗旨么?”锦衣卫看着眼前这父子四人,又急又怒。 “岂敢。”辽王淡淡道:“不过是有些下情,烦劳阁下转达圣上罢了,哪里谈得上抗旨。” 辽王环顾殿中的锦衣卫,“你们有五十人吧?要让我父子四人去京城,倒也不难,绑起来,当做犯人押回去便是。” 锦衣卫们你看我,我看你,都没了主意。若眼前这是位寻常藩王,他们有什么不敢绑的?可是皇帝连丧两子,精神又不大好,或许很快就会……眼前这位可是亲弟弟,说不定依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祖制,他会成为新任皇帝。绑他,找死么。 “若你们不绑我,便请回罢。”辽王声调转为激昂,“烦请转告大兄皇帝陛下,臣弟辽王原,安守边城,并无他求,只愿家人团聚,终生厮守。” 锦衣卫首领犹豫再三,咬牙做了决断,“请殿下亲笔写了陈情表章,下官这便带回京城!” 若皇帝有个三长两短,或是“兄终弟及”,辽王即位;或是皇帝过继聪哥儿、明哥儿、勇哥儿中的一个立为太子,太子即位。眼前这父子四人当中总有一个要成为新皇帝的,为了自己的性命前程起见,还是莫跟他们硬碰硬,迂回婉转些罢。再说了,临行之前,皇帝陛下并没吩咐过,“若辽王拒不从命,便强行带回。”既没吩咐,做下属的小心谨慎回去请示了再行动,也是本份不逾矩的做法。若是自作主张,真把辽王殿下和三位哥儿强行带回,岂不是伤了皇帝和辽王的兄弟情份么?不妥,不妥。 辽王慷慨同意,命人拿来笔墨,当着锦衣卫的面写下陈情表章。他写完之后,小聪聪添了句“血浓于水”,小明明添了句“骨肉情深”,小勇还不会写字呢,执拗的也要添一笔,辽王微笑递给他一支小巧的狼毫,他学着父兄的样子提起笔,拧着眉头思索了半天,浓墨重彩的划了一斜道。 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陈情表拿回京城,皇帝一一看了,也没想清楚小勇是在表达什么。 小勇想说什么,皇帝没弄懂。可阿原、小聪、小明是什么意思,皇帝哪能不明白。“阿原,你是一个儿子也舍不得啊。”皇帝苦笑,“哥哥不是要抢你的心肝宝贝,这不是实在没法子么。” 夭折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皇帝一点儿心气也没了。让皇帝再纳妃嫔,再生儿子,他觉得是个苦差使,不愿干。能不能生出儿子来且不说,真生下儿子,能不能站的住?皇帝没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