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6节 (第2/2页)
付巧言一贯贴心稳重,平时也从来都不叫他操心,是以他就总觉得她坚强果敢,不会胆怯和彷徨。 如今这样一看,她也还是十几岁的少女。 可能祭祀的事对她来讲太过隆重,以至于她左思右想,还是没想出个结果来。 但荣锦棠也并没有特别着急。 他觉得就算再忐忑,她最后也会走出这一步。 每个人的第一步都难。 出生以后的蹒跚学步, 张口所讲的第一个字,启蒙时通读的第一本书, 到他们长大成人后蹒跚走出家门,踏入广阔天地。 当年他继位皇帝时是如何表现的呢?其实那会儿的他也一直都睡不着觉。 这么想想,小姑娘今天的表现已经很是沉稳了。 毕竟那时候的他已经跟着上了好久的早朝, 也参与议政,对朝政上的事是多少熟悉些的。 等他想明白这些事,才发现自己也停了筷子, 就跟付巧言面对面发着呆。 周围的宫人们谁都不敢说话,气氛一下子就沉闷起来。 荣锦棠笑了笑,亲自给付巧言夹了一小块蜜汁鱼块:“好好吃饭。” 付巧言“哦”了一声,这才埋头用起饭来。 虽说是知道吃了, 却还是不如往常顺畅,吃一口停一会儿的叫荣锦棠看了直皱眉。 他瞧了一眼站在一边不知所措的晴书,吩咐道:“给你娘娘上些好克化的,催她用了。” 付巧言平时用膳一向省心,晴书伺候她惯了,很是知道她爱用什么,但也不会叫她太过偏食。 主仆两个这么合作很久,从来没出过问题。 只是今天,付巧言实在是很不在状态的。 得了陛下的吩咐,晴书才胆子大了些,小声在付巧言身旁劝着。 这一劝,她用膳就快了许多。 荣锦棠松了口气,拖拖拉拉用完晚膳,两个人也没比往日用的多,荣锦棠轰走了宫人们,领着她进了屋去。 付巧言坐在他身边,下意识要去倒茶给他。 荣锦棠按住她的手,亲自斟了两碗热茶,推了一杯到她面前。 “晚上冷,就不出去散步了,吃一杯解解腻。” 付巧言乖乖捧起茶杯,一碗热茶下肚,四肢百骸都热起来,她才渐渐恢复神智。 她一抬头,就见荣锦棠坐她对面笑着看她。 他的眼眸漆黑漆黑的,付巧言甚至能从他眼睛里看到自己。 那个有些彷徨的、不知所措又不想拒绝的女孩。 她突然低下头,捂住脸,小声问:“我是不是叫陛下失望了。” 荣锦棠看她都不敢抬头了,心里头软得一塌糊涂,大概以前她总是很自然很果断的做到了他所有的期望,所以这一次才显得那么特殊。 每年的祭祀关乎太多东西,所以她慎重地左思右想,还是没有拿出任何结果。 荣锦棠都不知道要怎么去哄她,他甚至想说“就这样吧,明年再去也行”,但每次话到嘴边,他又觉得很不甘心。 只有她配站在那个位置,他并不想要任何人顶替她。 荣锦棠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自己去岁的事讲了。 总也要叫她知道,面对这样的大事,人人都会紧张,人人都不能果决。 他斟酌了一下词语,开口道:“我……刚接到遗诏的时候,其实脑子里是一盘空白的。” 大概是讲心里话,他用了很随意的我,没有再自称朕。 付巧言抬起头,专注地看着他。 荣锦棠继续道:“后来是皇叔爷催促,我才上去接了圣旨,很奇怪,在接到圣旨的那一刻,我清醒了过来。” “那个感觉不知道怎么讲,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我那天表现还是挺好的。” 他笑笑,声音里有着些许的骄傲。 付巧言的心里也没那么紧张了,她慢慢放松下来,认真听他讲话。 “继位前的事其实挺多的,我第一个就不适应起居舍人跟着,总觉得他们那小本子上没写我什么好话,不过后来起居舍人给我瞧了瞧,也无非就是写我什么时候批奏折,什么时候用膳,没再详细的了。” “后来就习惯了,那时候也确实很辛苦的。要册封那么多人,要批改那么多奏折,还要安排父皇的丧事和我自己登基的仪式。就拿奏折来说,我以前可从来没批过,要不是有阁老的条子在上面,肯定要抓瞎的。” 这段回忆现在再讲出来,颇有些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