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3节 (第1/2页)
她们正在这说着话,其他人就陆续到了。 因为这次小宴人不算太多,付巧言就只安排了一桌,叫御膳房很是拿出些好菜来,根据平日里个人口味,总之是人人都照顾到了。 宫宴这事以前是太后自己管,宫里有头有脸的宫妃主位什么口味她心里头都知道,今日一看这菜单就知道付巧言是下了功夫的。 如今前朝事情多,荣锦棠就很不喜做些纸醉金迷的戏码,今日里暖棚帘子一掀开,两排旧宫灯就在小广场上点亮了,映衬着皎洁的月色十分美丽。 没有新曲,没有折子戏,也没有歌舞。 但灯影摇曳,却很是有些雅致在里面,正合了荣锦棠的性格。 不过十几盏精巧别致的宫灯,就好生把那些都比了过去。 荣锦棠大笑出声,连说三个“好”字。 这一日出席小宴的主位都是很识相会说话的人物,就连庄太妃和敬太妃也都一起起身,同荣锦棠讲了几句贴心话:“这两年在慈安宫住,多亏陛下时时挂念才安安稳稳,过些时候我们出宫去封地,也不会忘了陛下的扶照。” 荣锦棠也客气:“两位母妃实在生疏,这都是朕应当做的,只此番离宫,他日不知何时还能再见,还望两位母妃在封地好好荣养,若是皇兄怠慢不周,定要来信告知于朕。” 哪怕两位王爷才是亲生儿子,但名义上他们是替皇帝在荣养母妃,所以就算她们去了封地,荣锦棠也不能从此撒手不管。 庄太妃沉稳一些,听了就笑:“平王就是个书呆子,我这番去了还要给他看管王府,也正巧找些事做,陛下不用太过忧心。” 平王府有平王妃管着,哪里用庄太妃操心,只她这一句就是为了向皇帝表露心意,她们平王府绝对是站在荣锦棠这一边的。 她都这样说,敬太妃更是知趣,跟着表了几句忠心,就坐下不再说别的了。 顺太妃见她们那“母慈子孝”,根本就不过去掺和,九皇子从小就是荣锦棠带着读书,比其他皇子要来的亲近。 正是因为如此她就更不好去巴结,老老实实就坐在那陪太后和淑太贵妃吃酒。 荣锦棠看付巧言正跟顾红缨她们一起谈笑吃茶,自己就披了风衣坐到暖棚外面赏景。 前两日刚落了雪,这几天天气渐渐回暖,已经有些冬日将尽的意思了。 今日一过,他就年十九许。 明年的这个时候,他便二十弱冠,真正算长大成人。 他坐在那里惬意赏景,六公主就悄悄走上前来:“皇兄。” 荣锦棠让张德宝给她摆了把软椅:“坐下讲话。” 荣静柔这几日看起来精神许多,大概是想明白了些事,她比以往更要沉稳大方。 她安静坐在皇兄身边,轻声道:“皇兄,谢谢您和母妃为我操心这么多年。” 荣锦棠就笑,摆了摆手。 荣静柔说:“穆家公子很好,我有些喜欢他的。” 她真的跟巧言是两种性子,前些日子巧言同他袒露心迹,怎么也不肯大大方方把话讲出来,非要用一首《越人歌》代指。 如今换了荣静柔,心里喜欢就说,从来也不会不好意思。 不过她是一贯脸皮厚如城墙,哪有他的巧言矜持优雅。 荣锦棠今日心情好,此番听了更是笑得停不下来:“知道你们好好的,朕也就放心了。” “不过,”他话锋一转,“以后要想出宫找他玩,必须要他亲自来接,可不许再偷偷跑出去了。” 荣静柔这回才知道不好意思,她吐了吐舌头,嗲声嗲气道:“知道啦,皇兄我错了。” 荣锦棠望向那一排摇曳宫灯,漆黑的眼眸里仿佛有火焰在烧:“等你的婚事定下,朕就没什么好忧心的了。” 他认真道。 二十弱冠,成家立业,才是开始。 第126章 安如 一晃就是一月过去, 二月二十八的那一日, 荣锦棠早朝时下旨, 六公主荣静柔赐婚安国公嫡次子穆涟征。 最快会于五月前完成所有定亲事宜,待六公主年纪大些再择日成婚。 因着三月中庄太妃和敬太妃还要出宫, 付巧言就只好把楚云彤请了来帮她一起操办宫事。 顾红缨一开始跟着来玩了两次,后来发现实在太无聊就懒得过来了。 等到荣静柔和穆涟征互换名帖定下名分,太妃们也出宫离京,付巧言才可算松了口气。 管宫事其实并不轻松,她身边如今也只有晴画和明棋能帮上点忙,晴书就要受累一直操心她的起居,而明琴也在给她赶春日里要穿的春装。 这么一看她宫里人手实在就有些不太够用了。 荣锦棠也发现这个问题,就趁着她难得不忙的日子, 问:“要不就采选些小宫人?三月末要放出一部分年纪大的宫人,这回你叫楚云彤和顾红缨去操办, 这一个月下来人都轻减不少。” 付巧言刚请过平安脉,她最近茶饭不香,眼看比过年时瘦了一些, 荣锦棠很是担忧紧催着太医院李文燕过来请脉。 不过李文燕听了几回都说娘娘只是累着了,休息几日能缓过来,荣锦棠才微微放心。 付巧言这会儿正坐在茶室窗户边赏景, 其实近些日子她也觉得有些气闷,很是厌烦操心这些:“陛下不用太过担心,前头事忙,怎么还老担忧宫里事。” “丽嫔以前定也学过管家, 办起事来利落稳重,很是帮了不少忙的。” 荣锦棠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