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节 (第3/5页)
样的机密,下面的人不知道的恐怕很少。 可现在看起来,赵榛对自己的地盘控制的很死,可以说,他虽是大笔的吃进粮食,但并没有到他的要求。他在有计划有数量的收集粮食,事实已经证明了,与求和派的赵构不同。信王赵榛真正重视的,就是抗金到底,驱逐金兵。 虚弱的宋军虽然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但其中大多数士兵却没有经历过战争,万一再出现战斗,那后面的宋军恐怕会损失很大。当然,志大才疏,根本不知道现实为何物的张浚认为,他们如果率军与金军作战之后,在他们的军队损失很大以后,凭借川蜀布置的三十多万军队,可以一股击溃金军。 此时,对于宋国来说最紧要的是抵抗金兵入侵,迅速恢复国力。在这种时候,似实力强悍的金军也好,还是正在发展壮大的信王军也罢,两个强大的势力都不是赵构想要见到的。赵构的想法,张浚自然会去执行,他要想办法。 是以张浚认为自己聪明的脑袋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他有了一个新点子,就是尽快让金军和信王军两军彻底的打起来,而且是决战般的厮杀。与其说这次韩锋左是为了这一场还没有打的战斗而来的,倒不如说他是得到了张浚的命令,逼石条山信王军继续出战! 中条山高庞,是属于大宋军的统领职务的在册将领。虽然他是信王军中,信王的属下,但是名义上张浚还是可以指挥他的。在张浚的心理,最好的就是逼高庞率领的信王军在这时出战,与金兵进行决战。最好的结局是两败俱伤,都要半死不活,当然,最完美的结果是信王军把金军打得只剩下一口气,而所有信王军也被金军发狠灭了, 对于张浚尤其是赵构来说,这是最好的结果。这样的话,宋国就可以安心的恢复国力。不必担心信王的夺位和金军的入侵。毕竟现在的宋国在赵构的英明逃窜下,金队的全力入侵中,已经失去了大量的国土。在百姓们纷纷逃难下,大宋荒废了大量的土地,国力急速的下降了。 本来对于信王军的强大,韩锋左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的,以为是人们谣言不可信。信王军只不过是一些草寇和残兵、百姓们组成的军队,只不过打败一些战斗力差的地方金军,其实力也恐怕没有那么厉害。 可当他见到突然出现的延绵数十里地高大城墙后,这才感叹,信王军太可怕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把一座城、一个势力发展成了这个样子。加上北方的总帅府所占领的兵马,要真的给他三五年时间的发展,那还了得?到时岂不就又成了一个强大的金国?看来张浚大人的主意还是对的,一定要逼他们两军交战! 正在这时,从商贾进出的侧门中间的城门正门打开了,里面一哨人马迅速出城。其中,身为青石城的最高文官,但是在赵构那里却依然是白身的李玉轩亲自大步上前,拱手说道:“玉轩见过韩大人!” 李玉轩是当地有名的读书人,也是组织当地十里八村十几万百姓们的领头人。所以他在当地的名气很大,韩峰左不仅仅是知道他,同时也见过他。他看着这个原来地小小的书生,现在却成了信王军的官员,其实其地位不次于自己,甚至高过自己。韩锋左不由感觉世界的变化之大。 韩峰左抱拳道:“李大人别来无恙乎,好久不见,现在却成了信王千岁的红人,可喜可贺啊!”李玉轩摇头失笑,韩峰左哪里明白信王大志,他笑着说道:“哪里哪里!韩大人快请进。高大人正在恭候!请。” 韩峰左点了点头,随着李玉轩进入城内而行,边走边对身边的副使,也是附近的一名县官道:“你多久没来了?”那名县官苦笑道:“大人,下官不是信王军的官员!管不着信王军啊。”一边说着,一边擦汗。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如何敢来信王军这里找麻烦,不是找死么? 信王千岁连皇帝恨之入骨怕他抢夺皇位,可是明面上都不敢说信王是造反,是私自建军,还封了信王一个河北大帅的名头。其实自己一个小小县令就可以去招惹的?而且信王军干的是保境安民,驱逐金兵的事业,最多加一些商贸往来。仅此而已,他一个小小县令凭什么来多事呢! 所以对于韩峰左的问题,身为副使,也是向导的小县令只能苦笑而回了。韩峰左也醒悟过来,不由得拍着自己的脑门子,哈哈大笑。他笑着,却看到一块块给围起的内墙,内墙都是泥土建筑的土墙,起得快,又容易,一下子就上来,把一些地方给挡住了,除了土墙,还有一道道简易的木墙,都是阻碍视线的。 韩峰左仔细看着,到处都有这种种围墙,似是有着一些不让看的东西。这些建筑很多,他有心上前看,但是那里都是信王军士兵,显然不好过于自主过去查看。本来他想问一下李玉轩的,想仗着自己的名头让李玉轩带自己看一下的。可李玉轩对于自己的问话不吭气,只是在前头快速前进带路,却是不说一句多余的话。 不过韩峰左还是看到了一些他想看的事,那是遥遥相望的山谷那里,一队队的骑兵在骑马劈斩刺杀,还有一队骑兵骑在马上向靶子射箭。骑马射箭? 远远望去,那整齐划一的动作,那气势如虹的战斗士气,那蜂拥刺杀的精悍……都说明对面山谷操练的军队是一支劲旅! 韩峰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