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节 (第2/3页)
这心头都是恨得泣血。听听这是一个祖母该对孙儿说的话吗?她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他治理这天下出了问题,才遭了天谴。 皇帝扪心自问,自打他御极以来,哪日不是兢兢业业,便是发着高烧他都坚持上朝一日不敢耽搁。往年江南发水患的时候,他整宿整宿不睡觉的批折子想对策,就是想对得起这天下黎明,对得起皇考传给他的这皇位。 可如今呢,自个的亲祖母在这种时候不仅不支持自个,还为了旁人在背后捅他一刀,皇帝抿着嘴,那脸色叫一个铁青,心里头的火气更是蹭蹭地往上窜。 而在后头听到现在的顾清河,更是瞠目结舌了,她真真是没想到,这老太太居然这么恶毒。这会功夫了,她居然还有心来责问皇帝,还要怪罪皇上,她真是没见过哪家有这种祖母的。 虽心里头恨不得当即掀了桌子,可皇帝是何等心性,他只压着火冷笑:“太皇太后多虑了,这前头的事情孙儿自是会处理的,明个孙儿只怕不能到城门口送太皇太后呢,还请老祖宗好生保重。待孙儿将这京城整治好之后,定会再接老祖宗回来瞧瞧这锦绣繁华。” 太皇太后见皇帝连说话都透着阴沉,知道自己已是激怒了他,可事已至此了,若不掰扯出个结果,那她以后在皇帝面前岂不是更无立足之地了。 其实这事情到了这步,已经不是单单救不救何克善的问题了。以前太皇太后自仗着资历身份,在这皇宫之中那是说一不二,皇帝之前更是事事都依着她。 可如今处置何克善这事上,皇帝却是坚持到底,这无疑让太皇太后觉得自个的权威被挑战了,因此她就盯着这事非让皇帝顺着自个的意,可他越是不顺她就越得让他顺着。 到了如今,看着竟是像个死局了。 “到了如今皇帝还执迷不悟吗?你发了罪己诏大赦天下,这何克善如何都是能免了一死的,你这是非得绝了何家的后吗?”太皇太后越说越觉得生气,这朝中贪赃枉法之人又何止何克善一人,如今皇帝竟是乌鸡眼似得盯着何克善,这是要一心整治他们何家啊。 太皇太后虽嫁了皇家,可是没了娘家的女人谁的腰板是直的,就算她是太皇太后都绕不过这个坎。 可谁知皇帝接下来却一脸漠然地说:“这何克善之罪便是满门抄斩那是够的,如今我只拿了他一人,已是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如今您却一味地逼迫我,那就恕朕斗胆问一句了,太皇太后这是打算干政吗?” 干政这两字真是让太皇太后全身一激灵,后宫女人不得干政,这四个字可是牢牢地刻在每个后宫女人的身上,哪怕你就是再尊贵如太皇太后,要真是踩了那条黄线,只怕连满朝将仁孝挂在嘴上的大臣都不会站在她这头。 平日里皇帝对太皇太后那叫一个恭敬,重话更是从未说过,如今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那无疑就是扯破了脸。 若不是顾清河还存着几分理智,她恨不得出去挠花了那老太太的脸,为了自个娘家的侄子这么为难自己的亲孙子,还是人吗?是人吗? 清河在心里头恶狠狠地吐了三个字,不是人。 转念她又觉得皇上实在是太可怜了,她本还沉浸在皇上舍生救了自己的愧疚中呢,如今看他伤成这样也不见人关心,反而被自己的祖母为难成这样,眼泪便跟不值钱似得往下掉。 “好好好,我自己的孙儿却是这般不孝,我倒是要问问,皇上这是以仁孝治天下吗?” 皇帝也几乎要被气笑了,合着万事都顺着她就是孝顺,但凡不顺她的心意,那就是一顶不孝的大帽子扣过来,合着他今个还真不孝了一回。 只见他扬声道:“来人啊。” 外头伺候的来顺打头先进来,里头一直伺候着的苏全海和太皇太后身边的嬷嬷都没动弹,只听皇帝道:“送太皇太后回寿章宫,好生看顾了。也传我旨意下去,明个后宫妃嫔全数前往汤山行宫避震。” 只听皇上阴沉着道:“只怕明个朕送不了太皇太后了,不过朕倒是会送何克善一程的。” 太皇太后听他的意思竟是要立即杀了何克善,气的便是身子晃了晃,身后的嬷嬷赶紧扶住了她。而后头的来顺立即跪下道:“奴才这就恭送老佛爷回宫。” 只见太皇太后垂下眼很恨道:“你这般不孝不悌,哀家倒是要看看你日后有何颜面面对太宗面对先皇。” “朕倒是也要问皇祖母一句,您拿着我慕容家的江山当儿戏,可想过日后要如何面对太宗、面对皇考?” 待太皇太后一行离开后,只听皇帝阴恻恻地道:“如今地震刚过,只怕这天牢也死了不少囚犯吧。苏全海你现在立即过去一趟,瞧瞧何克善狗命可还在,若他还在,你便替朕送他一程。” 待苏全海也躬身退了出去之后,顾清河才偷偷从后头出来,可是刚走进便瞧见皇帝后脖子上的汗珠子,赶紧上前焦急问道:“皇上可觉得身上伤势如何?方才那般激动,后头不会有出了血吧?” 谁知皇帝一转头看她满头满脸脏兮兮的,眼泪还跟不值钱似得往下掉,心中竟是突然一松,还有心情道:“你瞧瞧你哭的,朕竟是不知你居然这么爱哭。可见不是个省心的。” “太坏了,太坏了,”顾清河也不敢指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