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意_明月意 第6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月意 第60节 (第2/2页)

庆等人再有什么异议。
  想到这里,赵素娥便想起来端午应有的赛龙舟等水戏节庆。
  她把胡邈的书信放在火上烧成灰烬,然后喊了宫人进来,道:“去问问陛下,今年端午想不想出宫看看,京中端午常有龙舟等乐事,若是天气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更能体察民情。”
  宫人忙应下来,然后便往乾元宫去传话了。
  赵素娥垂着眼眸思索了许久,仍然还是觉得有些不够周全。
  如若能把容昭本人拉拢到她这边来,才算是万事无忧,只是……还能怎么做呢?
  许以一个好处。
  许以一个无法取代并且无法拒绝的好处。
  .
  容府。
  林氏从床上起身,只觉得整个容府都安静得可怕。
  自从容昀去了洛州,之后容莺出嫁,整个内宅便沉寂下来。
  她嫌府中寂寞,之前倒是想过从林家接几个小辈来陪着她笑闹,但容昭离京之前便留了话不许不相干的人进府来免得混进了有心人,于是她思来想去最后也就作罢。
  也不知为何,她近来常常想起秦月。
  偶尔也会想如果秦月还在府中,大约她不会这样连个说话的人也找不到了。
  林氏拄着拐杖慢慢地顺着回廊往园子的方向走。
  天气渐暖,但她还穿着夹衣,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不如从前。
  她想起来很久之前,容家还没有像如今这样的时候,那时候家大业大,家里面好几房人口挤挤挨挨,那时候只有嫌府里太小太吵,哪里有像现在这样,空空荡荡都没有人的?
  之前容昭从北狄回来的时候她倒是想劝劝他,容家总不能做孤臣独臣,总得有兄弟帮扶,家大业大人丁兴旺才是好事,容家的旁支若是有心投靠,倒也不必还记着从前的时候一点都不往来,只是容昭不爱听这些,她说了一两次之后便也不再说起。
  尽管关系真的亲近,但毕竟也不是亲生。
  有些话是亲近的时候说了倒也无妨,若真的生疏了,说出来连自己也要多想。
  她知道容昭还记挂着秦月。
  也许对于一个人来说,人生的第一次爱恋总是来得深刻些。
  所以对容昭来说,秦月就是会这么让他念念不忘。
  好坏歹话在这样的感情面前说了都没有作用,尽管她还坚持着从前的看法,但已经说不出口。
  既无法劝容昭再寻个更好的姑娘家,也无法劝容昭放弃。
  行到园子里面,在池塘旁边站了一会儿,林氏便听见身边丫鬟匆匆忙忙的脚步声。
  她慢慢地回头看向了那丫鬟,眉头皱了皱:“有什么事情在家里这么惊惊慌慌的?”
  丫鬟忙道:“老夫人,大人回来了。”
  林氏愣了一会儿,却下意识问道:“是一个人?”
  丫鬟顿了顿,仿佛是被这问题给问得愣住,过了一会儿才匆忙道:“是一个人……”
  林氏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她似乎希望容昭是一个人,同时又隐隐有些希望并不是。
  “老夫人,大人现在正在往您院子过去,奴婢把肩舆传过来了,老夫人,咱们先回去吧?”丫鬟没察觉她的复杂心思,只这样说道。
  林氏回过神来,点了点头。
  .
  回到东院,林氏下了肩舆,便已经看到容昭在正厅当中了。
  她觉得容昭似乎比离京时候还要削瘦一些,看起来气色也不如从前,眉头便微微皱了起来,叹道:“在外面没人好好照顾你吗?怎么成这样子了?”
  容昭看着林氏进来,便上前去搀了一把,语气倒是平常,口中道:“我觉得倒是没什么不同,伯母不必太担心了。”
  “就你一个人回来?”林氏忍不住又当面问了一遍。
  容昭扶着林氏在椅子上坐下,然后才淡淡道:“赶在端午之前回来,正好圣上要大婚了。”
  对于她的问题避而不答,林氏也没好追问,便道:“也是应当回来了,我恍惚听说长公主似乎对圣上大婚颇有微词,觉得还太早了一些。”
  “让礼部他们去吵便是,我不理那些。”容昭笑了笑,“伯母用饭没有,我陪着伯母用午饭吧?”
  林氏叹了一声,也知道有些话不好继续往下说,便顺着容昭意思道:“正好没用,让厨房做些好克化的,再让太医进府来给你瞧瞧吧?脸色是比之前差了太多。”
  容昭点了点头,又笑道:“我最近都在京中,就陪着伯母,省得家里没人,伯母一个人也无聊。”
  林氏拍了拍容昭的手,还是叹了一声,道:“我倒是想开了,希望你能有个人陪,我这老骨头说不定哪天就没了,你的日子还长久呢!”
  容昭听着这话便摇了摇头,道:“伯母别再说让我找别人的话。”
  “秦氏还在怨你?”林氏看向了容昭,“你不是去找她,还让容莺去见她了,她不愿意原谅你么?或者我去洛州,再劝劝她。”
  “不必如此。”容昭笑了一声,又接着一声轻叹,“她现在很好,我不打扰她,只要她过得好就行了。怨是应当的,她不原谅也是应当的。当年那么多事情,哪里那么简简单单就能一带而过。现在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