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凡尘的神迹 (第14/15页)
匿在它的规划与建设背后的历史尚未为世人所知,在美国政府不顾其资助允诺,拒绝对大坝提供资助后,英国和世界银行也放弃资助。纳赛尔总统在这种形式下绝对对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利用其国有化后的收入作为大坝的建设投资,苏伊士运河危机由此爆发,直接带来了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对埃及发起战争,导致英国首相安东尼·伊登下台。之后苏联介入,为阿斯旺高坝建设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成为苏联在非洲资助的第一个大型开发项目。这些相关的政治因素与高坝建设背后水资源政治紧密相连,也是导致阿斯旺大坝在世界范围内声誉受损的原因之一。 纳赛尔湖边矗立的埃及一俄罗斯友好纪念碑,以此纪念两国共同努力建立的阿斯旺大坝。 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形成的纳赛尔湖 依靠阿拉伯经济与社会发展基金会的支持,第三世界水资源管理中心与埃及水资源和灌溉部通力合作,对阿斯旺高坝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方面的利弊进行了全面分析。2007年2月,“阿斯旺高坝水资源政治及其影响”国际研讨会在开罗举行,全面研讨了高坝的是非功过。 任何一座大坝的建成,都会引起河流原始水情变化,对于整个水利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地方环境发生变化。阿斯旺大坝也导致了地下水水位上升、盐碱化和水涝等问题的加重。尼罗河三角洲西部虽然因为大坝获得了40%的新开垦土地,但因缺少相应的排水系统,纽巴瑞亚等地水位急剧上升,出现了严峻的地下水问题。由于地下水位慢慢升高接近地面,对于卡尔纳克神庙等遗迹石质结构产生影响,就连位于高原地区的狮身人面像也因为水位上升,导致盐分侵入人面像砂岩和石灰石基座空隙,出现了岩石结构沙泡和表层脱落。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发现狮身人面像严重被侵蚀的现象,所有人都认为是高坝引起。 但是,人们也承认阿斯旺大坝的建设不仅是农业发展计划的需要,更实现了其他诸多需求,满足了埃及工业用电需求、防洪以及改善了尼罗河航运条件。它让埃及的农业规划具有更多灵活性,让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增加了水稻和甘蔗的种植面积,将浸灌转变为常年灌溉,从一年一季种植变成了一年三季种植。 埃及阿斯旺附近的莲花塔,也是一个纪念埃及与俄罗斯友谊的纪念塔。 作为国家级工程,阿斯旺大坝造福于大多数埃及人民,产生的收益也被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居住的农村地区,保护尼罗河流域及三角洲地区免受洪涝和干旱灾害,让这个国家幸免于1964年、1975年、1988年和1996年4次大洪水的灾难。不管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的效益来看,大坝都在多个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毫无疑问,作为埃及人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里程碑,大坝在尼罗河水资源管理与优化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为埃及人民带来的帮助,无法用金钱来估算,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远远超过了不利因素。更加可喜的是,大坝所带来的不利和环境问题已经得到了成功的控制和适当的处理。在这个古老的国家,大坝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安乐,也必然会让这个国家更加富强。 亚历山大灯塔:永不消逝的光明 公元前331年,在地中海南岸,年轻的亚历山大大帝来到这里,并建立了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亚历山大城。在此后的100余年里,这座年轻的城市迅速成长,成为了埃及的首都,成了整个地中海和中东地区最大、最重要的国际转运港,堪称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与城市一起崛起的,还有一座矗立在港口外的导航灯塔,它高达135米的高度堪称当时的“巨人”,那熊熊火焰日夜不息,为水手指明了航行的方向。这座灯塔令人惊叹的建筑水平,被列入“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但它却又不带有任何宗教、政治色彩,完全为民所用……这就是亚历山大灯塔! ◎地中海明灯 修建亚历山大灯塔的起因,源于公元前280年秋天的一次皇家惨案,来自欧洲的皇家喜船在亚历山大港附近沉没,船上的皇亲国戚和新娘全部葬身鱼腹。国王托勒密二世立刻决定在港口外的法洛斯岛上修建一座导航灯塔,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之后,在公元前280年前后终于落成。 这座灯塔被命名为亚历山大法洛斯灯塔,整体由四大部分组成,塔基是一个方形的巨大底座,稳稳地扎根在海岸边的礁石上。核心部分是正方形的塔楼,中部是八角形的塔身,顶层为圆柱形的灯火楼。在灯火楼的穹顶之上,伫立着海神波塞冬的巨大雕像。在灯火楼上方,一面巨大的铜镜竖立在那里,白天它可以反射太阳光,晚上则反射灯火楼上的火光,就算50千米以外的航船都可以遥望到灯塔的光芒,不会迷失方向。还有传说称,这面镜子反射的火光可以在敌人的军舰进入港口之前就将它点燃、焚毁。 文学创作中的亚历山大灯塔 灯塔落成几百年后,有一个叫作阿布·哈加格的阿拉伯旅行者发现了这一建筑,并做了这样的记载:“灯塔在岛屿的末端,底座为正方形,每边长约8.5米,面临大海的那一面底座比较大,建造得很牢固,设计也很精美,还有一段古老的铭文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