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节 (第2/3页)
重新抄出来两份。 等誊写完,夜色已经深了,牢狱的犯人大都入睡,牢房里静悄悄的,间或能听到锁链撞击的玎珰声,以及似有若无的喊叫声和求饶声。 风顺着门缝无声地吹进来,寒冷刺骨。 严清怡瑟缩在墙角,听着稻草里不时传来的草虫爬动的窸索声,毫无睡意。 正如适才那妇人所言,朱贵家的傻子该死,二姨母更该死,她要让二姨母尝尝薛氏所受的苦,先家败,再合离,然后把她嫁给傻子。 严清怡苦苦地熬了一夜,第二天便感觉头重脚轻,脑子也昏昏沉沉的。 早饭每人一碗清可见底的稀粥,而严清怡又格外多了个白面馒头。 严清怡将馒头分给妇人一半,自己就着稀粥吃了另外一半,吃完饭又开始觉得浑身发冷,遂拢了双肩躲在墙角发抖。 正昏昏欲睡时,听到狱卒敲打铁门的声音,“八号,李二爷来探视你了。” 是李实来了。 严清怡挣扎着站起来,走到铁门前。 李实道:“我一早往你家去了趟,东西大概都齐备了,棺木也送到了,阿昊正带人搭建灵堂。” 严清怡有气无力地说:“多谢你,我另有一事相求,”隔着铁门将写好的两页纸交给他,“能不能请你帮我把它贴到府衙门口?或者找个别的热闹地方。另一份,贴到东昌府去。” 李实略略看过一遍,应道:“好,我让人多抄几份,哪里人多就往哪里贴。”低头瞧见她脸色苍白得几乎没有血色,而腮旁却是明显的潮红,忙问:“你哪里不舒服,要不要请个郎中?” 严清怡有心说不用,可又不想病倒,她若病倒,凡事就要全部压在薛青昊身上。 遂哑声道:“昨儿闹出一身汗,夜里又受了凉。” 李实急忙道:“你稍等,我去请郎中,”匆匆往外走,没几步又回来,“知府大人上午要听各房禀事,下午才能断案。只是,最近积压的案件多,但是昨儿就有五桩,我去打听打听,尽量先把咱们这案子审了……”压低声音又道:“昨天朱贵派人给知府大人送礼,被大人撵出来了,你不用担心,我会托人打点,绝不让你吃了亏去……” 第102章 李实动作很快, 请了两位在街头卖字的文人各抄出十份,张贴在繁华热闹的街头。因怕乡民不认字看不懂,又特地使出一百文钱找了几个口齿伶俐的孩童, 教他们背熟了,就守在字纸旁边,见得人多, 就背给他们听。 等到晌午时分,这件事就纷纷扬扬地传开了。 尤其在府学门口, 那些饱读诗书的文人对此更是义愤填膺。 这个摇头晃脑地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那个愤世嫉俗地嚷:“薛氏真乃烈女也,她欲坚守贞洁却被胞姐逼迫嫁人, 结果竟以死明志, 此等烈女, 该奏请朝廷大肆表彰!” 还有人道:“蔡家真不是东西, 自己家财万贯,却要发卖一文不名的胞妹为自己还债, 此等女子早就该弃之若敝履,免得为家族蒙羞。” 另有人则惊讶地问:“东昌蔡如泽是不是就这个蔡家的?可惜一身好才学, 竟没用到正经地方。” 这事自然也传到了涌泉胡同。 张氏先是一愣, 接着拍手道:“我就说嘛,薛氏命不好,你看看, 克死爹娘之后到底把自己也克死了。只可怜我那宝贝孙子……不行, 我得把他接回来, ”拍着炕桌吩咐孙氏,“赶紧告诉老大,把我孙子接回来。” 孙氏不愿意,“人家都姓薛了,你接回来算怎么回事?” 张氏“啪”抡起拐杖杵在地上,“他能改过去咱们就能改回来,他是我严家的根儿,就得随严家的姓!” 孙氏毫不示弱,往茶盅往炕桌上一顿,“爱接不接,随你的便,可我不伺候。现在东屋那两个我已经伺候够了,天天闻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