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_古代群穿生活 第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群穿生活 第29节 (第2/3页)

她只高兴的跟村里的老姐妹闲聊着,显摆自家儿媳妇做饭好吃,还有一门大方的亲戚。
  那可不是大方吗?
  要是不大方,还能送肥膘肉和大筒骨?
  村口,江母说得那叫一个唾沫横飞,将她昨晚吃的那一碗肉沫蒸蛋,以及今天中午吃的萝卜炖大骨头汤,描述得几乎是山珍海味一般。听得旁边的人,感觉这午饭才吃完呢,怎么肚子又开始咕咕叫了?
  就在这时,村里来了一拨人。
  为首的是个眼神锐利的青年,约莫二十五六岁,哪怕体格并不壮,但看得出来是个常年干活的,胳膊上的肉格外结实,双手更是布满了老茧。身后跟着的有少年郎也有中年汉子,全是一副干惯了活儿的模样。
  “诶,那不是……石坪村那边的……”
  就有人发现了这一行人,但很快就纳闷了:“咱们村里谁要盖房子啊?”
  江母寻思了一下:“我大嫂家吧!丰收的亲事迟迟没定下来,怕是寻思着盖了新屋好说亲吧。”
  “那你家呢?前头还说今年盖屋的,怎么又没动静了?”
  这话一出,江母的脸色立马就不好看了,心说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她原本准备盖新屋的钱,不是拿去给赵桂枝看大夫抓药了吗?
  见她面露不悦,旁边的人很快就打起了哈哈:“一样啊!盖新屋不就是为了娶媳妇吗?这不好媳妇上门了,盖不盖新屋又怎样呢?”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你大嫂家盖了新屋还不知道媳妇儿在哪儿呢,不像你家,没新屋也能让媳妇进门!”
  江母:……
  这算啥?笑话她家盖不起新屋?
  “谁说我家不打算盖新屋了?这不是先紧着我大嫂那边的,她家盖屋,我们家不得去帮忙呢?等今年秋收结束了,我家就盖新屋!赶在过年前,就能住上新屋了!”
  江母脾气一上来,先不管不顾的说了出来。她本想着,这会儿离秋收还有半年光景呢,到时候谁还会记得这话。
  没曾想,她的好姐妹桂花婶子却招手高声的唤那行人过来:“你们是不是来看地方准备盖新屋的?我这位老姐姐家也打算盖新屋,她家今年刚娶了新媳妇,明年还要添丁呢!这不得多盖两间屋?”
  为首的男子听了这话,转身走了过来:“谁家要盖新屋?”
  “她!”
  “江老三的婆娘!”
  江母目瞪口呆的看着瞬间围上来的人,艰难的咽了咽口水,本着输人不输阵的想法,她梗着脖子道:“对!我家要盖新屋!你们是石坪村那个石家的人吧?是去给我大嫂家盖屋子的?那你们先去那边,我家不着急。”
  “一起去吧,到那边再详细说。”
  骑虎难下的江母,只能跟着石家这帮人走了。
  一起走的还有她的老姐妹桂花婶子,以及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村民。
  大伯娘见他们过来还惊讶呢,不过还是先领着人去看了地方,同时也详细的说了自己的想法。
  她是准备盖两间新屋,那也不能只盖新屋。因此,她决定趁着这个机会,顺便也将其他旧屋子修缮一遍。尤其是后院的猪圈,已经盖了几十年了,猪不像人那么爱惜东西,有几处都已经损坏了,只能用别的东西遮盖一下。机会难得,大伯娘打算把猪圈也给翻新一下。
  石家那几人跟着大伯娘仔细的看了一圈,确定了要盖新屋的位置大小,当然还有具体的要求,像是要石墙瓦屋还是砖瓦房,或者不用瓦片,直接用稻草顶,那样能省下不少钱。
  再就是像门窗啊,里头的柱子啊,要不要再打两件新的家舍,屋里是打一张床,还是搭个土炕等等,都是需要仔细商量的。
  他们这一带地处南北交界处,有人睡床也有人习惯了炕。区分床和炕的,倒不是什么生活习惯,而是要看家里的经济条件和具体的人口。
  一般来说,有钱且人口不多的都用床,而要是家里人特别多,兄弟七八个的那种,盘个土炕是再方便不过的。
  大伯娘说得仔细,对方也记得仔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