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_古代群穿生活 第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古代群穿生活 第29节 (第3/3页)


  石家一行人中为首的那个,拿了个小本子,又用炭条在上面边写边画着。等说完了要盖的两间新屋的具体情况后,大伯娘又详细的讲述了修缮、翻新的部分,着重强调了后院的猪圈。
  人家在忙活呢,江母当然不会挤上去插队,但她身边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老姐妹,却是纷纷向她提出各种建议来。
  这个说,你家得盖三间屋,没的说大郎两口子住着两间东屋,却只给二郎两口子一间屋的,当娘的怎么能那么偏心呢?
  那个说,三郎也不小了,一样都是当娘的,看人家丰收她娘多着急呢,你也该给三郎寻摸起来了。
  还有人提到了虎头,那可是长孙啊!不得早早的打算起来了?
  江母仿佛被人架在火上烤一般,很想跟她们大吵一架,但人家句句都在理,还是为她考虑的,她就算再泼辣,也不能直接跟这么多人怼起来。
  等大伯娘那边,把猪圈的事儿也都说清楚并且带看过了,石家的人终于过来跟她搭话了。
  大伯娘还纳闷呢:“弟妹啊,你先前不是说,盖新屋的事情要缓缓吗?我看二郎媳妇也不是那种会挑剔屋子的人,咋了?还是三郎的亲事有着落了?”
  她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旁边的大堂嫂差点儿没急得上房:“啥?三郎的亲事说好了?说的是哪家的姑娘?哎哟,我的丰收哟,你比三郎还大了半岁,你咋就没娶着媳妇呢!”
  这年头,当侄儿的年纪比叔叔大的事儿,时有发生。像丰收比三郎大半岁还算寻常的,有些大家族里,长房的长孙比后头几房的儿子大个十几二十岁的都有!
  江母黑着脸纠结:“没给三郎说亲!二郎今年才刚成亲呢,我急啥?盖新屋是本来就打算好的,不过还是先紧着大嫂你。我寻思着,等秋收过后,再盖屋。也盖两间,东西屋各添一间。”
  石家的人问:“那要现在去看吗?还是索性等等?”
  “都行……不然这样吧,等你们来这儿盖屋子了,再去我那儿看。索性我那会儿也是要过来帮忙的。对吧大嫂?饭食总是要准备的。”
  大伯娘点头:“我跟二郎媳妇说好了,叫她帮我做点儿下饭菜。这两日我就把东西给你送过去。”
  几人又说了一些话,很快就定下了正式开工的日子。
  因为大伯娘是早有准备的,日子也是找人算好的,她着急大孙子的亲事,因此只拣了个离得最近的好日子,约好时间后,石家的人就走了。
  没热闹看了,其他人也就四下散去了。
  江母可算是有地方发牢骚了:“桂花那老东西又犯浑了!别人不知道,她还不知道吗?为了给桂枝看病抓药,我把攒下来盖屋子的钱全花了!虎头又提早了一年去上学,我哪来的钱盖新屋啊?气死我了!”
  “我就说呢……”
  “那我也不能说我家穷了,没钱了,盖不起新屋了。那不是白叫人笑话了去?再看看吧,离秋收还有好久呢,保不准大郎找到了大方的主家,好好干上几个月,不就有盖新屋的钱了?”
  见状,大伯娘也不劝她了,只附和了两句,把人给送走了。
  又两日后,大房那边陆续的送来了一些食材,有常见的白菜萝卜,也有能当主食的土豆地瓜,还有不少干辣椒、粗盐巴等调料。
  赵桂枝和幼娘一起整理了这些东西。
  薛氏也想帮忙,却被拒绝了,最后只能坐在檐下,做起了针线活儿。
  其实,赵桂枝依稀记得,孕妇好像要注意用眼问题。但毕竟年代不一样了,像薛氏这样,怀孕之后就不用再干活的乡下妇人都很少见了,要是真的什么事儿都不做,就不太现实了。
  再说针线活儿也是有区别的,像刺绣对眼睛的伤害就很大,可若是只做些小衣裳什么的,应该问题不大。
  赵桂枝还记得二郎告诉她,薛氏先前掉过孩子的事情,琢磨着回头认真想一想,看还能回忆起什么有用的知识来。
  唉,每到这个时候,她就开始想念她亲爱的母上大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